女子刷牙不慎摔倒 10余厘米长牙刷滑入食管

10.06.2015  11:26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刘小姐胃里的牙刷终于被成功取出。 - 新浪广东
女子刷牙不慎摔倒 10余厘米长牙刷滑入食管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刘小姐胃里的牙刷终于被成功取出。

  6月6日晚,来自湖南的“新中山人”刘小姐在家刷牙时,因地面湿滑不慎摔倒,由于紧张,其一手着地用以平衡身体,另一手则顺势一送,将整支牙刷带入到食管内,其立即反映吞口水时出现胸痛、哽咽的症状。随后,通过紧急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无痛胃镜手术,终将整根牙刷从胃里“”出。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山各大医院已多次做过因吞咽意外引起的手术,其中,市人民医院类似手术已完成30-40例,而市博爱医院则已完成22例。医生提醒市民,如若出现异物不慎进入食管或支气管的情况,应尽快就医,“尤其如果进入气管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10余厘米长牙刷滑入食管

  “来的时候,她就已经出现胸痛、哽咽的情况了,”据中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岑川透露,该病患于6月6日晚间在刷牙时不慎摔了一跤,“据她就诊时介绍,当时可能是因为地面湿滑,不小心滑倒,由于紧张,其一手本能地先着地,维持身体的平衡,另一只手则顺势一送,整个长约10余厘米的牙刷被推入到食管内”。

  6月7日凌晨,患者刘小姐到达医院看急诊,此时通过拍X光片,可见该牙刷处在其第二三胸椎的位置,“也就是食管中段位置”。由于刘小姐当夜已经进食,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医生研判“不适合马上做手术”。于是,7日上午9点,医院紧急召集了主治医生、麻醉师及护理人员参与了该台无痛胃镜手术。“在做手术前,我们还专门问过患者,有无胸痛的感觉了”,岑川表示,“当时她说已经没有了,胸部不适已消失,说明牙刷已经经食管进入胃里了”。

  手术持续了1个半小时

  6月7日9时许,手术开始,据岑川介绍,“从上麻药开始,手术一共持续了1个半小时,当天麻醉师用的静脉麻醉,平时一个手术仅需1支麻药即可,但该台手术共用了3支麻药”。果不其然,该牙刷此时已经进入患者胃里,“由于患者比较年轻,其食管和胃交界的地方很紧,我们必须极为小心,如果用多了力,可能造成内出血”。

  “我们当时用了各种方法,但由于胃里有粘液,牙刷此时相当滑,且牙刷在胃的环境里,极易弯曲,拿出来的难度颇大”,岑川表示,如果异物在食管里,手术难度会小一点,毕竟在食管里,牙刷又大又长,不会动,但到了胃里,会不断移动,要做到“快准狠很难”。最终,医生使用大号的圈套器圈住了该牙刷的刷头,方才慢慢将牙刷“”出来,“刘小姐做完手术当天就出院了,其后也没有什么不适”。

   [意外多多]

  笔头“跑进”支气管

  9岁孩子不慎将笔头插入到支气管内,由于年纪还小,笔头又卡在右中间支气管的深处,取出的难度较大。据市人民医院介绍,该院近日就收治了这样一位患者,并通过手术将该银色笔头成功取出。

  据该院呼吸内科相关医生介绍,由于孩子的气道太小,当时如果用成人纤支镜将异物取出的手术风险要比一般成人高,所以经过商议及与家属反复沟通,主治医生决定放手一试。

  手术当天,在纤支镜室内,两位医生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对患者行表面麻醉及静脉麻醉后,小心翼翼地用纤支镜及活检钳将“”在支气管深处的笔头轻轻钳住,并慢慢往外拖,直至拉到口腔后,用卵圆钳顺利取出,整个过程历时约半小时。

  金属夹卡住幼儿食管

  今年1月,沙溪镇一位1岁多的幼儿在家玩耍时,将一个金属夹吞入喉中,哭闹不安。经市博爱医院医生紧急救治,异物被取出,孩子最终转危为安。

  据了解,当时,1岁多的小志在房间与比他大两岁的姐姐玩耍。游戏中,小志突然哭闹不安。奶奶听到哭声后赶回房间,发现小志与平常哭闹明显不一样,遂立即通知其父母,并送到当地医院拍了胸片。结果显示一个尖锐金属夹子卡在了其食道上段。随后,小志被送往市博爱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诊的医生对其进行了小儿喉镜检查,确定异物在食管里卡着。

  “1岁大的幼儿,食道功能远远未发育完善,内径小,被尖锐、多棱角、多分叉的金属异物卡着,情况非常危急。”据接诊医生推断,异物已经刺进食管壁组织里,且卡得比较紧。“食道是肌性管道,可以收缩再压紧,取出很困难,另外,夹子随时可以引起食道撕裂穿孔,造成大创伤,引起纵隔气肿、纵隔脓肿、食管气管瘘、周边大血管破裂等严重后果。”面对风险极大的手术,医生最终选择了用食道镜方法,成功将异物取出。

   [观察]

  误吞硬币多发生在2-4岁小孩身上

  据岑川介绍,此类手术看起来很特殊,但其实“还挺多的”。此类情况主要出现在诸如鱼骨头、鸡骨头等食物残渣上,“今年以来,发生鱼骨头及鸡骨头不慎进入身体的情况即多达20-30例”。误吞硬币则主要发生在2-  4岁的小朋友身上,“今年光小朋友不慎将硬币吞入口中的手术就已经做了10例,硬币从一毛到一块的都有”。

  岑川说,虽然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但事实上,成年人也挺多的,“比如笔头、笔套,还有些犯人以为自残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处,竟选择吞刀片、铁丝,甚至还有吞打火机的,结果全部通过此类微创手术安全地取了出来,他们最终面临的惩罚一个都不会少,最后受苦的还是自己”。

  据中山市博爱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院共有22名患者因为异物不慎进入了食管或支气管等接受了相应治疗。其中,支气管内异物与食管内异物各有10例,另舌异物及气管内异物则各有1例。市中医院表示,由于尚未对此类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暂无法予以公布,“但是肯定是有的”。

   [提醒]

  误吞异物请及时就医

  市民如遭遇异物进入食管及支气管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岑川表示,最关键的就是及早就医,“因为异物进入身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进入支气管,这种就必须尽快就医,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而进入食管则要看异物是什么,比如刀片等锋利的硬物就很危险,可能对食管造成伤害。而电池等具有腐蚀性的异物也同样需要马上就医。包括此次的牙刷,由于它既大又长,根本不可能通过排便排出体外,所以刘小姐当晚即来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是很正确的。

  此外,日常生活中由于孩子好奇,很多时候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尝试”,如果不小心误吞了这些异物,家长一定要在意,避免造成病情延误,支气管异物会造成孩子咳嗽、喘气。一旦孩子吸入异物,家长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疗。“因为支气管异物被自然咳出的机会很小,只有在医院手术室的条件下,用专业设备才能取出。所以家长必须认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万万不可耽误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奇葩

  “有些犯人以为自残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处,竟选择吞刀片、铁丝,甚至还有吞打火机的,结果全部通过此类微创手术安全地取了出来,他们最终面临的惩罚一个都不会少,最后受苦  的  还  是  自己”。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岑川透露,有些犯人为了逃避惩处会“故意”吞咽异物。

  统筹:南都记者  王文杰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