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1200余名在伊拉克员工已转移至巴格达

28.06.2014  08:54

资料图片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部分在伊拉克中方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区答记者问

  问:据悉,位于伊拉克萨马拉市的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200余名员工已经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区。请介绍有关情况及中方所做工作。

  答:在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伊政府和军方协助下,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200余名员工目前已安全转移至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此前,中国驻伊使馆根据形势变化,协助中机公司完善相关预案,并与伊方密切沟通协调,确保中方人员安全、有序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伊方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协助,中方对此表示感谢。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伊人员和企业的安全。针对近期伊局势紧张,中国外交部和驻伊使馆第一时间发布安全提醒,向在伊人员和企业通报安全形势,协助相关企业做好应急预案,要求伊方确保我在伊人员和企业安全。目前,绝大多数在伊中国公民处于安全形势可控的地区。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伊局势发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全力确保在伊人员和企业的安全。

  亚洲国家撤离在伊公民 数十印度人被扣为人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媒体担心,如果恐怖分子打到伊拉克南部,石油价格攀升将使英国经济坠入深渊。从伊拉克官方电视台近日播出的中石油在艾哈代布油田作业的画面显示,战乱并没有影响到原油生产。伊拉克米桑省议会此前也宣布,将采取严格措施保障所有在该省油田区域工作的外国石油企业员工的安全。

  一些亚洲国家已开始撤离在伊公民。《环球时报》从巴格达外交渠道获知,印度外交部26日宣布成立“印伊联合委员会”、在伊南部纳杰夫、卡尔巴拉和巴士拉设立3个临时办公室,帮助印度公民“迅速、全面、无障碍”地撤离。目前,17名被困战区的印度公民已被救到巴格达,46名被困提克里特的印度护士处境安全,没有受到侵犯,并有充足的粮食和饮用水;39名在摩苏尔被扣为人质的印度工人也处于安全状态。印度官员表示:“我们不想隐瞒任何在伊印度公民的状况,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他们的亲友放心,反之则会人心惶惶。

  因2004年有12名尼泊尔人在伊拉克遇害,尼政府本不允许本国公民赴伊工作,但实际上通过私下渠道在伊谋生的尼泊尔人多达两万。一名尼泊尔政府官员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这会给全面撤侨带来难度,但我们不会丢下任何一名尼泊尔公民。”据悉,日本在伊至少有20个大型项目,伊局势恶化后,日本政府和在伊企业做出全面评估后,也悄然展开撤离行动。据俄新网26日报道,俄罗斯还没有撤出在伊拉克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