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重视社会责任 社会效益经济绩效共增长

05.08.2015  13:03

人民网佛山8月5日电 昨日,佛山供电局联手本网发布《2014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社会责任实践报告》,这是其发布的第二份社会责任实践报告。2014年是百年佛电的新起点,佛山供电局深入践行“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推动深化创先,主动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管理运营,在电力供应、绿色环保、经济绩效,以及社会和谐四大责任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报告显示,该局实现了多项业务指标和履责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创建国际级供电企业的征程上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电力供应支撑佛山繁荣,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作为广东电网及南方电网的重要枢纽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门户,佛山供电局承担着佛山全市五区(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3848.49平方公里、277万用户的电力保障任务。该局局长张卓指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是公司的核心责任。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面前,维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是我们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用心做好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管理,实现科学发展,为佛山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围绕着核心责任,该局以深化创先促进电力供应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靠,通过不断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适度超前、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佛山电网。全年超前高效完成22.83亿元电网建设投资,供电量达556.31亿千瓦时;该局还持续提升电网运营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拥有专利110项,完成国家863课题——“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南方电网公司验收,并成为南方电网公司唯一入选国家首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完善和推广综合停电管理及带电作业,持续改进配网结构和配网自动化水平,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企业”殊荣。

稳定还要安全。2014年,佛山西火车站计划接通贵广、南广铁路、广佛城际轨道,将成为进一步紧密广佛同城的交通载体。在西站施工期间,佛山供电局积极做好宣传和协调,要求施工单位将电力设施保护写进《供用电合同》并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主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现场多处安装大型警示牌,安排运行人员动态监控,每日一巡,确保电力设施不受建设施工的破坏。“如果高压线受到破坏,后果将难以预计,我们制定了专项规划并切实执行,毫不含糊地保障电力设施运营安全。”输电管理所主管舒应军表示。正因为牢牢把住供电安全关,2014年,佛山供电局全年未发生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电力安全事件,被国家能源局复评为全国首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位居全国三大试点供电企业(佛山、济南、包头)首位。

在履行政治责任方面,佛山供电局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做到了在重大突发事故面前持续优化快速复电。2014年7月18日晚,号称41年最强台风“威马逊”二次登陆湛江徐闻县,致使全城电网严重受损而陷入断电断水紧急状态。佛山供电局积极响应广东电网统一安排,迅速组织10支配网应急抢修队伍奔赴徐闻参与抗灾复电。在当地,抢修人员累计扶正、更换杆塔4985基,修复导线404公里,于当年7月26日下午实现了徐闻用电“户户通”。该局也因此获授“南方电网公司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抢修复电先进集体”的殊荣。

近几年,佛山全口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呈逐年下降的良好趋势,综合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2009年的17.35小时下降到2014年的1.27小时,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成为南方电网系统可靠供电排头兵。伴随着佛山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佛山供电局2014年合理调配电网资源,全力提升供电水平,为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累计完成供电量556.31亿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全力保障了佛山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助推了佛山的城市转型升级。

绿色环保护航低碳发展,共建佛山生态文明

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佛山供电局来说,还意味着要建设绿色电网,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佛山供电局立足佛山绿色发展,加强绿色智能电网建设,主动吸纳优质清洁能源,携手各利益相关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共建佛山生态文明,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2014年,佛山供电局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与电网协调规划,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并网服务,促进佛山市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联动多方参与,形成由政府、供电局、光伏发电系统制造商、科研机构、电网运营商、金融及保险机构、电力用户和屋顶业主等共同参与的光伏项目运作模式,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高效推进。改变传统“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用电”模式,实现光伏电量“自发自用”和“余量上网”,让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享用光伏产业链带来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截至2014年底共推动全市17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并网容量达129.5兆瓦。2014年佛山全年光伏发电量达5609万千瓦时,光伏发电上网量达711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6万吨。佛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佛山市25%的厂房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即可产生25亿度的年发电量,可实现每年减少标煤使用8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11.9万吨,同时减排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

在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与电网协调规划的同时,佛山供电局持续推进佛山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向客户提供能源管理指导和节能服务,全年服务2090家客户,帮助客户节电8822万千瓦时。从2012年开始,佛山高明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在供电局的帮助下,积极参与节能交流,主动开展节能改造,持续推动绿色照明改造、空调节能改造和工艺流程改进等工作,还计划未来开展屋顶光伏发电站建造。通过节能改造升级,溢达公司预计可实现每年节约电量4600万千瓦时。“实施节能项目可以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百周表示。

此外,佛山供电局还打造佛电印象园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等对外展示空间,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活动,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和智能小区建设,致力于让各利益相关方体验更绿色、更智能、更便捷的低碳生活。

服务社会创和谐 经济效益再增长

2014年,佛山供电局坚持诚信至上、服务第一,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全年应答客户需求1013067 条,实现第三方客户满意度88 分;该局搭建了多样化服务平台和渠道,不断完善大客户服务,在优化传统服务渠道的基础上,推广自助服务终端、网上营业厅、微信、微博、电视门户平台等便捷渠道,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他们还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创新开展服务村居、驻村直联工作,为偏远地区客户提供更贴心、更实在的延伸服务,以零距离供电服务惠及更多村民用户。

2014年春耕时分,佛山高明供电局明城所流动营业服务小组到达明城镇麦屋村,搭起了简易的流动营业厅,在春耕时分主动服务偏远地区忙碌的农户。服务人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随时随地为农户提供春耕用电线路、设备检查和相关用电咨询和服务,更好地帮助农户安全、高效地开展春耕生产活动。“以前我们到镇上去办个业务,如果坐公交来回一个多小时。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办了,跑腿少了,很方便。”李女士说。2014年,佛山供电局在广东省十大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达84.29分,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

不仅如此,该局还真诚投身公益事业,持续开展“六走进”活动和“春风行动”,十年如一日坚守“南精灵”志愿者服务;携手政府、企业、供应商和承包商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互助共促电力行业健康发展;将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视为该局的社会责任和创先重点工作,开展“同心同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归属感。

凭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佛山供电局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4年获评佛山政府十大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第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4 年,佛山 GDP 为7603.28亿元,该局全年累计供电 556.31 亿千瓦时,一度电在佛山的价值创造相当于13.7元/ 千瓦时,高于11.5元/ 千瓦时的全国平均水平。

2015 年,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探索之年,也是该局创建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的冲刺之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5,佛山供电局将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系统谋划,从“”着手,深入挖潜,稳步迈向国际先进水平供电企业。

名词解释

分布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最普遍且可再生的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顶分布式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方便就近接入公共电网,可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能有效解决电能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高效、清洁、便捷。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通过电网企业、能源服务企业、电力用户等共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种兼顾了社会效益最优、各方受益、成本最低的能源服务管理新模式。(章玉 简冬琳 赵艳)

为竭力减少客户停电时间,在兼顾客户停电时间最小化与员工工作安全保障最大化前提下,佛山供电局稳妥推进带电作业,2014年一共进行了3914次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崔慧娟 摄

位于佛山南海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供电可靠率99.999%,达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水平。 林新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