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务员,在看什么书?

07.12.2015  11:04
原标题:佛山公务员,在看什么书

  在手机、平板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佛山依然有不少人坚持读书。  戴嘉信 摄

  佛山公务员在读什么书?上周,南方日报刊发了《佛山人,你在读什么书》一文,引发了读者的热议。近日,带着相同的话题,南方日报记者走进了佛山的公务员群体。

  “学习论坛”、机关大讲堂、读书交流会……多年来,佛山的公务员群体内部,涌现一波读书热潮。

  读书一直深受佛山主官重视。历届佛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有推荐书籍的习惯。据媒体报道,哲学专业出身的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就曾建议“笔杆子们”,多读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的书,加强思维方式的锻炼。

  公务繁忙的市、区领导们,他们偏好看什么书?佛山的公务员们平常又在看什么书?他们的阅读爱好与佛山的发展又是否有关系?

   公务员的“私人读书会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不少佛山公务员里,过半数均表示对历史书籍最感兴趣,还有的喜欢看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书籍。方法论的书籍同样深受公务员欢迎。

  每周四晚上,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内,十几位书友会进行一场阅读讨论会。他们是“佛山读书会”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每次活动前首先在微信报名,再带上一本书,选择其中一些话题展开讨论。

  12月3日,当天讨论会的组织者来自佛山市公安局,名叫段聪伟。“公众号目前的粉丝中30%是公务员,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十足。”在他看来,公务员群体有不少爱书之人,他们喜欢分享历史和政治类书籍。

  与之相呼应的是,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不少佛山公务员里,过半数均表示对历史书籍最感兴趣,还有的喜欢看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书籍。

  在佛山市总工会负责宣传工作的梁嘉翌是其中一分子。中文系出身的她,最爱看先秦文学等历史文学书,“比如说最近很火的电视剧《芈月传》,我会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人物传记、学术论文等,弄清楚这段历史。

  三水区白坭镇副镇长朱永剑曾在法院工作,除了阅读法律书籍,为了更全面理解社会,他常常看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书籍。

  “《牛奶可乐经济学》开启了我对经济领域的认识,之后我阅读了大量经济学经典著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他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另外,方法论的书籍同样深受公务员欢迎。记者随机采访的公务员中,均比较倾向带着问题去看书,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应用到工作中去。以梁嘉翌为例,由于经常要写通知或领导讲话稿,她常看公文写作书。

  顺德区府办副主任熊军也表示,受工作性质影响,他对新经济业态、“互联网+”、大数据等题材的书籍更为敏感。“我会选择这些话题的热门新书阅读,比如涂子沛的《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等。

   ”领导看书的人

  哪些书籍才是“智囊部门”必读的经典书籍?“中央或省、市领导推荐的书籍,如《旧制度与大革命》。”除此以外,政研室还会根据最新的中央精神,如五中全会定下的发展新方向,购买相关书籍。

  在各级党委政府中,有这么一些部门被称为领导们的“智囊部门”,比如市委政研室、市府研究室等。

  一位在市委政研室的公务员向记者表示,佛山市主要领导曾对他们提出三点建议,其中一条是学会思考,要同时具备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学会规划、提炼、综合,把各种闪光点组织起来,在短时间内把别人的好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对我们在区一级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要求我们要多看书,不断学习。”熊军举例说,最近,顺德提出北部片区一体化规划方案,是由他及相关科室负责具体编写起草。“因此这段时间看了很多城市群建设、功能城市分工定位、轨道交通规划、区域经济等主题的书籍。

  那么,熊军及相关科室所阅读的书籍从何而来,这些书籍又是如何挑选的?他透露,顺德区委宣传部下设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周根据政治性、区内重大工作项目,兼顾艺术、科学、国学领域,向领导们荐文或书籍。

  “我们会根据书单翻阅书籍,选出精品,再向领导推荐。”该中心组的工作人员说,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在9月主要阅读了科技、交通、工业类书籍,如《工业4.0》《与机器赛跑》等。

  任职于三水区委区府办政策研究室的徐绍星同样需要“”领导看书。“我们会根据领导出席的场合,拟定对应的讲话参考稿,帮领导理清思路,这就需要整个写作团队要将自己的思维无限接近领导思维。”因此,他认为,读书不在于多,但必须“经典”。

  那么,哪些书籍才是“智囊团”必读的经典书籍?“中央或省、市领导推荐的书籍,如《旧制度与大革命》。”除此以外,政研室还会根据中央精神,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定下的发展新方向,购买相关书籍。

  “先从理论层面认识一个新事物,再研究具体内容,开展工作。”徐绍星举例说,筹办三水数据统筹局时,科室成员首先阅读与大数据相关的书籍,再按照省市要求,设置部门功能框架。

  对于某些专题,他们还会从中国知网搜集论文,“论文比书籍更贴近实际,具有实操性,也有助于我们快速获取信息。”徐绍星说,身边的同事大多抱着学习的心态认识新事物,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

   爱荐书的领导们

  不管是市直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部门阅读氛围较好,公务员学习热情高。“工作节奏快,接触的事情多且新,不及时‘充电’就无法跟上工作步伐。”顺德一公务员说。

  “社会上有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清闲,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徐绍星说,在他接触的领导当中,有的领导爱看英文专著,有的偏好古文书。“我常常看到他们在书上写写画画,在一些与地方发展相关的话题上,还有大段的笔记和感想。

  就在今年年初,工业4.0首次被写入佛山市委全会报告,指出佛山要顺应工业4.0发展趋势,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延伸全产业链,向高端方向发展。这一举动被认为作为广东制造业大市的佛山,已经把追赶工业4.0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记者了解到,佛山市经信局局长李坚曾多次向同事推荐《工业4.0:正在发生的未来》一书,该书讲述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国如何将工厂、机器、生产资料和人通过网络技术高度联结,形成自组织的生产,借此给中国工业生产提出一种全新思路。

  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市直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部门阅读氛围较好,公务员学习热情高。“工作节奏快,接触的事情多且新,不及时‘充电’就无法跟上工作步伐。”顺德一公务员说,之前佛山举办“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时,部门同事就一起阅读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书籍,其中就有《工业4.0》。

  据了解,佛山机关内还会不定期举办读书会和学习会。这些“体制内”的读书会,除了紧贴当前中心工作以及热门话题之外,还被赋予了很多关于干部自我提升包括干部成长之道、团队建设、工作方式等内涵。

  比如由佛山市委办举行的“学习讲坛”,于2012年2月开班,每2个月至少举办1期,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基层村支书和领导干部等主讲。活动主题一般围绕一些基层、实用的课题来设定,如怎样当好科长、如何做好村干部等。

  佛山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各类学习会、论坛中,“机关大讲堂”是比较大型和热门的。每个月举行一次,邀请专家学者过来讲课,已经举办到第五期。讲课的内容都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热门话题,市委、市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来组织的。

   对话

  写书的公务员黎杰群:“著书不为立说,用笔记录生活

  “古人云‘著书立说’,我‘著书’却不是为了‘立说’。”在《基层规划思考——大沥工作随笔》(下称《随笔》)的序中,作者黎杰群如是说。

  黎杰群是南海区大沥镇副镇长,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工作。2010年,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发现,自己对父亲的印象竟是如此苍白,于是他萌生了用笔记录生活的想法。

  “一方面希望借此让女儿更多地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给工作留下记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随笔》记录了2010年—2012年间,黎杰群作为一个基层规划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状态。全书以时间为轴,每篇随想的内容包括写作背景、遇到的问题、对策及落实措施、下一步规划等。

  工作忙碌的黎杰群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写随笔,“有时候在聊天中发现有意思的话题,我就会马上写下来。”他认为,写书和阅读一样,都靠挤时间。

  在黎杰群的办公室内,只要能坐下来的地方,就有书。“有时候我们一起坐大巴出去调研,黎镇都会带上一本书,一边坐车一边看书。”一旁的大沥镇宣传文体办工作人员说。

  “小时候家里很穷,学校旁边有个用三轮板车做成的租书摊,我喜欢到那里看武侠小说,但每次最多看15分钟就会被老板赶走。”黎杰群笑着回忆。

  为了能在15分钟内弄明白故事情节,他对每句话进行缩句,“某年某月某人在某地用什么招式打败了谁,这样的阅读习惯对我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如今,黎杰群学会了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看书,寻找有价值的内容。“阅读就像酿酒,我不在乎十分钟内得到的是一粒米还是玉米,把它们都丢进瓶子里,酿造属于我的五粮液。

  “大量的阅读,就是我心中的炸药,它们常常在与人聊天中被引爆。”黎杰群说,基层干部有很多工作经验,如果能多阅读多学知识,两者相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更多智慧。(高绮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