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喜宴不收红包习俗刷爆朋友圈 网友建议向全国推广
前几天,湖南人阿军到顺德参加一场满月喜酒,出现了这样“尴尬”的情景。当阿军把红包送给主人家的时候,主人家竟然摸一下便把红包塞回给他,“难道是因为份子钱太少了,主人家看不上?”阿军满脸疑惑。
“这是我们的风俗习惯,摸过红包就等于接受了你的礼。”经主人家说明后,阿军才释怀,安心收回红包,开心入席。
近日,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佛山地区喜宴不收红包的习俗刷爆,不少人更呼吁将此列为国家移风易俗的推广项目。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佛山的顺德、南海等部分地区就已形成不收红包钱的喜宴习惯。
“佛山人重视红包所代表的‘礼’,它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和感谢。”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梁国澄表示,礼尚往来有存在的必要,但对待红包送礼应回归表达祝愿的本身,这将更有利于维持纯朴的人际关系。
顺德乐从最早牵头“勿带礼金”
“佛山人并不是不收红包,红包代表的礼收起来,只是不收钱,或‘意思意思’一下。”梁国澄说,佛山人非常尊重红包所代表的礼,它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愿和感谢。
家在顺德的佛山民俗学家李良辉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举例说,1996年大女儿出嫁,原本计划不收亲友红包,却当即遭到家人反对。他们认为红包代表情谊,不收红包被看作是没有礼貌,也属于无情,而收下红包,再回赠红包数额的80%,则被认为是大方得体。“既接受了别人的情,又不会被认为有贪念。”
李良辉还记得,婚礼前,他特意从银行换回10元、50元等零钱,专门请了几位亲友负责回礼。后来由于找零钱太麻烦,越来越多人开始把收到的红包折角后退回,表示收下对方的心意。
至于不收红包的风俗何时兴起,民间说法不一。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上世纪90年代,顺德乐从一些做生意发财的个体户在办喜事发请柬时,事先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市民开始效仿,摆酒不收礼的风气也逐渐在顺德其他镇街流传起来。大约从2004年开始,不管是婚宴、寿宴、满月酒都不收红包了。
对此,梁国澄认为,不收红包的风俗与佛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从前佛山以手工业为主,他们勤奋老实地工作,知道彼此赚钱不易,收红包也只是‘意思意思’。”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人们富足有底气,收包不收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尽管如此,但李良辉每次参加宴席都会准备红包,“明知道对方不收,但遵礼给主人家递上红包,是一种情谊,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中国是礼仪之邦,各地对礼的理解不同。就佛山而言,礼比物质更重要,它关乎个人形象的建立。
就送礼方式这一话题,笔者随机抽查了15名佛山人。两个月前,“90后”顺德人阿敏参加高中好友的婚礼,为了表示祝贺,她和受邀的几位同学购买了一套价值2000多元的家庭影音设备送给新人,每人花了约500元。“因为我们与新郎是多年好友,关系很好,所以礼物也相对‘大份’一点。”
“80后”南海人张嘉莹同样选择送礼物,她认为送红包有点俗气,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多了会给对方造成压力,少了自己也不好意思,送礼物是折中的办法,也较为符合自己的形象。”“70后”则较为传统,会视与主人家的亲疏程度而决定,“如果是直属亲人或特别好的朋友,会直接询问需要哪些物品或是折现。”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顺德人结婚很少有人送礼。因为办喜事摆宴席都是用主人家饲养的鸡、鸭、猪或自己种的瓜菜,而前来贺喜的都是亲属和街坊,除了至亲会送上一些礼物或象征性的红包外,其他人不用送礼。到了七八十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尚不高,送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品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后来时兴观礼,就是把送来的红包看一眼摸一下后,将红包撕去一角就算是“受礼”了。
“不管是红包还是礼物,都能体现‘礼’。”李良辉解释,有的礼物很贵重,有的有新意,只要用心挑选,就是一份珍贵的情谊。而红包是现代商业社会具体化的物质,也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人如何延续这一风俗习惯,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或各自的审美而决定。
对此,梁国澄则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生活里,送礼既要体现真情实感,也要考虑收礼人的心理,不可乱送。“突然送出超乎双方关系的大礼,对方不能理解,如果礼物太微薄,不能显示诚意,可选择不送。”他主张双方量力而为,适当互赠体现文明相待。“当人们的文化修养越来越高,社会生活就会更融洽,大家送礼不需要考虑面子,而是回归表达祝愿的本质。”
■观点
佛山民俗学家李良辉:
不收红包利于减轻人际交往压力
俗话说“人未到礼先到”,佛山人重礼,正如不收红包一事传开后,大家都希望不要“失礼”于人,于是相互模仿,推动社会风俗文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不断向善的风俗,不但减轻了人与人交往的压力,也有益于社会和谐。
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梁国澄:不收红包是文化遗产,但不必刻意传承送礼的方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比如说,香港送红包有定例,客礼每封20元,收礼方需要记录,作为亲朋往来的信息。探亲买上半打水果便是“尽礼”,并不会被人看成吝啬。这些约定俗成的社会风气应让其顺其自然地发展,不必刻意传承。
至于佛山地区不收红包的风俗是否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需要提炼更多元素。目前该风俗程式不固定,表现也相对简单,是一种文化遗产,但暂时未能提炼成“非遗”。
收红包习俗五区情况各不同
尽管说佛山地区喜宴有不收红包的习俗,但五区情况各有不同。因此专家提醒:喝喜酒前可先了解,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决定如何做“礼”。
●禅城:禅城农村摆酒一分不收,禅城城市部分年轻人摆酒会收一部分,不会全收。
●南海:据说大部分地区不收红包,多是红包折角退回,丹灶、官窑、和顺等地例外。
●顺德:十镇街皆不收红包。
●三水:大部分地区红包全收。
●高明:部分区域红包全收。
图表:麦瑜瑜
■观察眼
当本土习俗遇上外来文化
婚宴不收红包,佛山这一习俗曾羡煞多少外地人。折一角体现情谊,少些金钱的往来,反倒让喜宴多几分真挚的祝福。要谈起佛山不收红包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好了,也不在乎那一点礼金。但根据笔者的观察,这种“圈子”文化在往外扩散的同时,内部的“生态”却也遇到了外来文化的困扰。
作为制造业大市,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让佛山这座城市有了多元的文化,也遇到了多元的冲突。当结婚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村镇之间,当外来媳妇嫁给了本地郞、外来女婿娶了本地女儿,这种习俗冲突的范围开始扩大。虽说入乡就要随俗,但家乡文化的根深蒂固并非入乡就能转变,联婚时婚宴究竟收不收红包?两家人往往争执不下……于是,笔者去赴宴时,常能看到这一幕,签到台旁问清楚了是哪边亲朋,男家系本地不收红包折角退还,女家系外地则顺理收下。
还有一种情况,常有外地朋友问“都说佛山不收红包,怎么我参加了几次婚宴、寿宴、满月酒,也没见退还过?”笔者身边也有遇到这种情况,一是不收红包习俗在佛山也有地域范围,南海顺德经济较发达相对不收红包人家更多,另一种原因则是出在“礼尚往来”的断层上。
以笔者愚见,佛山不收红包习俗的传承还是根源于其乡村的“圈层”文化。在乡土的概念中,红白喜事流水席,来回都是村中人,吃完你家吃我家,甚至像杏坛逢简还有村居保留着集全村之力办宴的习俗,这种由血缘亲密度维系起来的文化让“人情”替代“金钱”。就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是相互馈赠。
但反过来,当这种“圈层”碰到外来者时,不收红包的循环也就断链了。一个顺德本地朋友曾这样向笔者表示,“我在本地参加外地同事的婚礼,他们都是收红包的,到我举办婚礼收他们的红包只是相当于他们回礼了。”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还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去参加本地朋友的婚礼,他居然收了我的红包。”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外地人在佛山本地结婚生子进行人情往来,血缘和地域关系被打破后,“不收红包”的习俗在“80、90后”这代佛山本地人身上也正受到较大的冲突。“当场清算”的需要增加了,货币这种清算的单位和媒介重新在婚礼上出现,继续发挥着媒介作用以保证各人间的所得和所欠。
婚宴不收红包,少了些礼金来衡量情意,的确更显人情真挚,体现社会进步,但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熟人圈层”被打破,这种习俗也正受到考验。于笔者而言,自然希望该项习俗能被列为国家移风易俗推广项目。
撰文:高绮桦 蓝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