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官方电召平台屡失灵 叫车成功率仅30%

15.06.2015  12:09

“官方电召平台叫车屡屡‘失灵’”新闻追踪

南都讯 记者何润萱 近日,本报曾报道 ber进驻佛山,并派多位记者对佛山现有的打车软件进行测试,根据试验结果,佛山市交通局官方电召平台半小时内都无法派车。而不少市民也反映,平时电召平台也经常叫不到车。为何官方电召平台叫车屡屡“失灵”?监管部门是否要求各大出租车公司应召官方派单?南都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自从去年7月统一电召平台以来,目前全城电召成功率仅在30%左右,但官方称相比原来已有所提升。

新闻回顾 致电七次无车应召

6月9日下午5点半,南都记者站在禅城区人民路大家乐门口的路边,致电佛山统一的电召电话82023456。半小时内记者陆续打了7次电话,每次均能快速接通,但没有一次能叫到车。每次电话接通后,话务员一般会叫记者稍等,等待系统叫车,但每次系统均提示“您的周围暂无车辆”。令人奇怪的是,虽然是下班高峰期,但在等候的半个小时里,还是有3辆空出租车经过记者等候的地方,但系统仍是提示周围无空车。当记者向话务员提出疑问为什么周围有车系统仍提示没车时,话务员回:“他们不接我们也没办法啊!”

日前,交通部门对此事做出回应称,作为主管部门他们一直要求和组织电召运营公司完善电召平台的服务,今年3月已联动电召平台公司开始对电召量前10名的车辆实施1000元/辆/月的激励措施,并通报每月各出租车电召量排名情况。相关负责人称,此举目的一方面是激励司机提高应召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加强电召公司、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的互动,提高电话召车的效率。交通部门表示,市场上打车软件较大影响了司机电召的应答率,目前一些电召激励措施已实施,各公司也在驾驶员培训教育中动员驾驶员多接单,对于长时间没有应召的车辆会进行设备故障及驾驶员不接单原因排查,进一步完善电召服务。

部门通报 电召成功率已有所提升

根据交管部门通报,根据近期的电召数据分析,电召成功率已经有所提升,成功率达30%多。但南都记者了解到,与同类型打车软件U ber相比,后者司机的退单率达到80%以上时,将无法获得任何奖金。

除去电召平台,佛山市交管部门还曾开发一款名为“佛山行的”的打车A PP,但推广率一直不高。今年5月27日,佛山市交通局推出全新服务型A PP“佛山·交通”,将“佛山行的”合并为其打车板块,与“佛山车来了”公交板块形成两大特色。但与佛山全城公交接入第三方平台“车来了”的大数据库令市民喜闻乐见不同,“佛山行的”一直遭到市民诟病,认为其利用率并不高。当南都记者询问这款官方打车软件如何与市场上商业软件竞争时,电召公司表示,这款A PP是作为传统电召方式的补充和配套小工具,小应用,属技术工具,不宜与互联网运营商主流打车软件强大的投入和运营并论。此外,电召公司还称正在组织技术力量,优化“佛山行的”功能,为乘客直接提供车辆和司机的服务档次,空车等信息,建立乘客和司机对等准确的通道及信息,提高叫车服务效率。

不过,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召平台受到商业打车软件冲击,效率降低的并非佛山一城,其他城市也均有类似情况。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底深圳电召平台开通三天后,成功率仅为43.03%;北京开通电召平台后,曾有记者试验结果“即时约车”成功率为零,“提前约车”成功率基本为零。而根据2014年年中的一项数据显示,广州市乘客通过电召乘车的次数仅占总乘车次数的1.43%,但根据相关文件,广州到2016年计划实现提前4小时预约的电召成功率达95%以上,通过电召乘车的次数占总乘车次数的3%以上。

[部门分析]

与街客太多有关

2014年7月佛山统一电召平台运营,该平台能随时掌握全市2000多辆出租车的运营里程、服务质量、空载率、应召率等信息。但据交通部门披露,电召平台开通首月成功率为34.6%,前三月平均成功率为三成半。

交通部门此前认为,电召成功率不高,主要与出租车司机对新平台使用不熟悉、街客太多司机不应召有关,这些都直接影响出租车司机应召积极性。并称,不能单以电召成功率来衡量其发挥的作用,今后电召平台会继续改善服务和运作。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