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佛山常青篮球队:副处以上才能入 李贻伟受过伤
7月3日晚,又一个闷热的晚上。佛山市中心一处室内篮球场,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球队正在训练,五人一组,一组穿着黄色队服,另一组干脆光着膀子。虽然闷热,但比赛依然激烈,反击、扣篮、阻截……不时传来进球的叫好声。
每周四晚他们都会相聚在此,晚7点半到9点半,两小时的酣战后,他们各自散去。第二天一早,他们将会以决策人的身份出现在各个单位,批示文件开着会,个别人可能还会出现在当天本地电视台晚间黄金档的新闻节目里。
这些球员都有一个身份———副处级以上领导,篮球队的名字叫“市常青队”,喻意永葆青春。
“特批”两名现职正科级干部加入
7月3日白天,市体育局局长魏启文收到一条短信:“各位领导,今晚7:30,常青篮球队训练,请参加。”市常青篮球队不隶属哪个部门,纯粹是机关干部自娱自乐。想进球队需教练批准,体育局负责安排教练、训练场馆,以及组织一些比赛。
魏启文是市常青队队员,多年来,每到周四,所有队员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通知,而时间往前推,教练要通知他们,得挨个打他们办公室电话,后来又改成“大哥大”、BP机。
今年已是魏启文在常青队的第19个年头,1982年,他被分到佛山体育局工作。这个祖籍河北生在广东的中年人,四方脸,口音偏广东音,大笑起来显示出北方人的豪爽。他直言,刚进入体育局工作时,酷爱篮球的他非常希望能加入常青队。“有固定场地,有固定人群,可以经常切磋,多好!”
但那会的魏启文还不够格,因为只有副处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加入,直到1996年他被提拔为市体育局副局长,才得以入队。据悉,之所以设一个门槛,是避免球队“超编”,这两年因为队员年龄偏大,才“特批”两名现职的正科级干部参加。
当然,也有不少爱球的机关干部即便符合条件,也没有加入这支球队,市安监局局长苏斌就是其中一位。每次市直机关运动会,他不仅代表安监局队出场,下场休息时也带着拉拉队为球队加油。“有时声音太大,还被现场工作人员提醒注意秩序。”苏斌说,因为安监工作比较繁重,他更喜欢自己在晚上有空时,跑到佛科院、佛山市机关球场去打一场球。
1987年成立,固定在周四晚训练
常青队是怎么来的?
据魏启文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三水县体育协会举办了几次机关篮球赛,并因此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协会的荣誉称号。“那时候,体育总局经常问起我们佛山的篮球事业发展。”可以说从那时起,佛山的篮球文化在机关里开始传播,为此市里还在1987年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常青队,后来各区也照此纷纷成立区常青队(区里队员要求副科级以上级别,也有不少区主要领导参加,比如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就曾参加过他们区的常青队)。
市常青队建队不久,篮球专业出身、毕业分配到佛山体育馆的大学生岑延,被安排做该队兼职教练,一直到现在。他介绍,后来网球、乒乓球、桌球等项目也成立了市常青队,但这么多年下来,常青篮球队最为知名,训练时间也最为固定。
为何要安排在周四训练?岑延介绍,最初是安排在每周五晚上训练,但很多队员反映,周五晚上公务接待较多,后来应他们要求改成周四。“‘八项规定’出来后,其实也没什么应酬了。”
李贻伟从三水骑单车回来打球
既然是领导干部组成的球队,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官员必定不少。
岑延介绍,卢瑞华(曾任佛山市市长,后曾任广东省省长)、欧广源(曾任佛山市委书记,后曾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佛山前市委书记,现广州市委副书记)等政要,都曾是该队的队员。
其中一些政要并不是来参加一下,发扬一下“领导带头作用”,而是真心爱球。比如,岑延对李贻伟的评价是“打心眼里爱球的那种人。”
他记得,李贻伟是2000年加入球队,李当时还是佛山工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几个月后,当年底,李贻伟被派到三水市(后改为三水区)任市长。尽管三水离佛山市区禅城有三十多公里,但李贻伟还是常回来打球。“他说骑单车正好锻炼”,岑延笑着回忆,当年从三水骑到位于禅城的佛山体育馆练球要两三个小时,但李贻伟从没迟到过。
尽管后来工作地点发生几次变化,但李贻伟和常青队始终保持着联系。
2014年5月22日,省委组织部宣布李贻伟辞去佛山市委书记职务,在即将离开佛山去广州赴任的当天晚上,他回到打了14年球的篮球场,一口气打了两个多小时。岑延对他说:“李书记,以后有机会常回来打球。”李贻伟笑了笑:“家还在佛山,有时间肯定回来。”
另外,近些年因为南海农村改革被许多人熟悉的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他在担任副市长期间也曾是市常青队员,至今一些队员对他的技术特点仍记忆犹新:邓伟根体力好,腿长跑得快,投篮准。他2010年7月到南海任职后,随即加入南海区常青队,在一年一度的市和五区的常青队比赛中,他还曾率南海队夺过冠军。
最年轻队员是佛山新城的黄海
队员中,从50后到70后不等,其中最年轻的是佛山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黄海。他出生于1976年11月,是一位高大帅气的官员,中学时代起就爱打球,但佛山新城近几年处于全面建设阶段,工作繁重,约几个人打场球不容易。
2012年11月,市委党校组织一批处级干部到上海培训,同批学员的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华主动向他邀请,“过来常青队一起打呗。”
除了推荐黄海,林华还推荐了他的同事———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梁吉明。梁吉明是部队转业干部,原来在部队时常打,但后来转业到地方机关工作,打得少。后来听林华介绍球队有专门的培训教练,场地也很不错,他马上就报了名。
有意思的是,林华本人也是被推荐到常青队的,他属于有球瘾的那种人,也得益于这个爱好,这位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后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高材生尽管已经42岁,但显得十分年轻。
林华之前在市检察院工作,市检察院有支球队,隔几天就打场球。2010年初通过公选,他进入市人大工作,从一名科级干部晋升为一名副处级干部,但来人大后,发现这里打球的人很少。有一次,他和老领导、时任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祥考(现为中山检察院检察长)聊起这件事,叶祥考是常青队的队员。“走走走,我带你去。”就这样,在老领导的推荐下,林华加入了常青队。
像林华一样,加入这支球队主要是老队员推荐新队员,现在球队共有32名球员,除了个别像市政协副主席陈道明这样的市领导,大部分都是来自体育局、人民银行、纪委、人大等单位的处级(副处级)官员。
有人为打球推掉饭局
岑延介绍,尽管队员们公务比较繁重,但每周四都有过半人能来。以前李贻伟在的时候,一个月平均来两次左右。“如果临时有事不能来,他一定会打电话向教练请假。”
每周四打球时,住得远的就自己开车过来,住得近的就走路过来。到球场后,马上开练,五人一组,打对抗赛,输了就下来,另外一组上。每次训练时间为晚上7:30-9:30,“有些人提前二三十分钟就到球场练开了。”
为了打球,有些人还推掉晚上的饭局,“经常能听到队友说,晚上饭都没吃就过来了。”梁吉明觉得,原因在于大家都是爱球之人。他自己也是如此,除了平时的训练,周末也喜欢跑到市机关大院的机关球场玩一下,“早上7点多过去,打到9点多,回到家,泡壶茶,正好看N B A,这比打麻将、玩电脑健康多了。”
即便是市领导也是如此。陈道明今年刚好60岁,在队员算是老大哥级的,他几乎每周必到,有队员介绍,陈道明小时候练过举重,身体素质非常好,但毕竟岁数大了,医生怕他膝盖受不了,建议他不打,可他哪忍得住?他每次扎好护膝,继续打。“60岁的人了,打得非常沉稳,速度快,传球也不错。”
李贻伟酷爱篮球,也是公开的秘密,除了参加平时的训练,他有时还跑到户外篮球场和年轻人玩。
尽管常青队一周训练一次,但林华还是觉得不过瘾,经常晚上花6元钱到岭南明珠户外篮球场打球。在那,他见过李贻伟两次,“我看到他一个人从门口过来,穿着球衣拿着球,跑到人少的篮板下练投篮,投着投着,就有年轻人跑去和他一块玩。”
比赛球衣球鞋都是队员自愿交钱买
常青队除了训练,也常参加比赛提高技术战术。魏启文介绍,市常青队常前往港澳交流学习,与那边的篮球队进行切磋。以前还常和均安镇女篮职业队(远近闻名的一支女子篮球队,曾获全国农运会篮球赛六连冠)打比赛。
在2011年全国首届城市篮球邀请赛上,由李贻伟等组成的市常青队还对阵由美国球星马布里领衔的佛山龙狮篮球队。
除了拉出去比赛,常青队内部每年也赛一次。这项比赛从常青队建队起便开展,时间一般在年底,比赛分4节,每节10分钟。为让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对于市级常青队,比赛规定第一节必须要有正处级以上干部上场,且年龄需超过50岁;第二节一定要有40岁至50岁的干部上场,第三节和第四节则没有严格要求。若在第一节没有正处级领导上场,队伍会遭到扣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对于区级常青队,五区的四套班子领导一到四节,每节都必须有一名队员上场才能免于扣分。“不按规则,即时得再多分也无济于事。”
为鼓励队员多上场,比赛还设有“领导带头奖”,规则很简单,谁上场时间最长谁就得奖,以前李贻伟在南海当区委书记时曾拿过这个奖。
球队经费部分是政府拨款,部分是球员出,球员交钱全凭自愿,少则一两千,多则几千(李贻伟也交过),用来买些比赛用的球鞋、球衣。
“哪会?”陈道明否认了这种说法。他说,前不久玩球时,被其他队员冲撞了一下,导致手指骨折,3个礼拜不能去打球。
今年2月,佛山市两会期间,有人发现李贻伟左手食指缠着一条大大的药膏带。一问才知,春节前他打篮球时不慎戳伤手指,好几个礼拜都未痊愈。
几位队员反映,李贻伟由于身材魁梧防守很好也很较真,“有时真的是步步紧逼”,当然大家同样会死死防住他。
林华刚加入球队时还不习惯,因为在常青队,经常有球员犯规,刚开始他觉得,犯规没意义,又很容易受伤,后来才明白大家都是爱球之人,一周打一次,五人对五人,输了就要下场,当然谁都不肯输,所以不存在“放水”。“当然有的队员已经五六十岁了,动作太大会伤着他们,我们会注意些。”
在队员们看来,这里没有“特殊球员”,比如说球场放了两个大茶壶,渴了就自己倒水喝,没人因为你官大就给你倒水,有时李贻伟还会给其他队员倒水。
在林华看来,球队只是给爱球的机关干部提供了一个平台,无关其他。你自己到外面去打,要去找一帮人,还要订场子,自己买水、面包等,不凑巧突然下起雨还没得打。这里的球场是室内的,有裁判,什么都准备好了,你只要过来打就行了。“平时没有聚会,连个饭也没有,每次大家在此酣战两个小时,出一身汗各自离去,很纯粹。”
[链接]
领导们都爱什么运动?
在佛山的机关干部队伍中,爱好体育运动的人有很多。去年的市直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就设置了足球、篮球、羽毛球、象棋、乒乓球、游泳、田径等十大项比赛,每项报名人数都很多。除了篮球,南都记者还给你扒一扒佛山领导们爱玩的体育运动。
足球
领导们踢得少,看得多
6月15日下午,首届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在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举行,省长朱小丹和市委书记刘悦伦等领导走到球场,将球踢向远处,宣告比赛正式开始。
当时正值世界杯酣战期间,刘悦伦自嘲自己是一位“伪球迷”,但还是被世界杯的魅力所吸引,“我那天凌晨4点爬起来,看巴西对克罗地亚的揭幕战。”
在后来6月19日微访谈时,又有人问他关于世界杯的问题,还问他预测谁会夺冠?刘悦伦直言,自己最爱游泳和散步,近期也有看世界杯。至于预测谁夺冠?他个人比较看好德国队,觉得德国队的实力比较强,“希望我这个预测不要差得太远”。
有意思的是,7月14日凌晨,德国队果然夺冠,一位世界杯期间一直买彩票的彩民感叹,如果跟着刘悦伦的“建议”投注德国队,那天德国队的夺冠赔率是6,花100元就可以中奖600元,净赚500元。
“领导干部当中,爱看球的很多,但玩球的很少。”据一位在佛山市直机关工作多年的足球爱好人士介绍,因为足球运动场地在佛山比较少,很难订到场地。另外足球运动对体力要求比较高,且容易受伤。而能在佛山当上副处以上领导的,年龄多是四五十岁,“我认识的领导干部中,比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永耀,他以前在市委办工作时经常踢球,还曾参加过第一届市直机关运动会足球比赛,但后来就没怎么踢了,毕竟五十岁的人了。”
南都记者也了解到,佛山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中,爱看球的着实不少,市委常委许国就是个足球迷。
羽毛球
机关运动会上,林元和小胜陈云贤
羽毛球,可能是领导们最爱玩的运动,南都记者随便都可以举出一些爱打羽毛球的官员,如郭文海(副市长)、曹小华(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林灼杰(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而且他们都在市直机关运动会上拿过名次。
在佛山爱玩羽毛球的官员中,最出名的恐怕是林元和(2006.10-2010.04担任佛山市委书记),他除了私底下打,还经常参加比赛,屡获冠军。
2009年8月,在佛山市第二届机关运动会开幕式上,时任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与时任市长陈云贤还上阵进行一场双打比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运动会揭幕,最终,林元和组以21:17的比分小胜陈云贤组。
他还将这项运动作为广佛同城交流桥梁,2007年4月首届广佛都市羽毛球赛举行,林元和挥拍上阵,赛后他表示将继续举办羽毛球友谊赛,加强两市交流,而且要把参与面从两市领导扩大到普通市民。
网球
陈云贤冒雨激战不下场
网球是最近几年在佛山机关干部中兴起的运动,也是陈云贤(曾任佛山市市长、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副省长)的“最爱”。
市直机关工委工会主席杨纯记得,有一年市直机关运动会,网球比赛在大沥一网球场举行,陈云贤正和对方球员激战,突然下雨,球员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但陈云贤仍没喊停,继续打,一场比赛下来,他换了两三套衣服。
游泳
刘悦伦下班后常去游个把小时
7月13日,2014年广州横渡珠江活动举行,代市长鲁毅带领佛山方阵,完成全程800米的横渡。
从2006年广州横渡珠江举办至今,陈云贤、刘悦伦等历任佛山市长都有参加。2009年,陈云贤在世纪莲游泳馆“秘密训练”大半个月,“功力大增”,在后来横渡珠江时,游到江中心时,他居然还有力气带头高唱《我和你》,“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珠江……”大伙竟然不约而同地把“北京”改成了“珠江”,连一旁的水警也忍不住笑了。
去年,刘悦伦带领佛山游泳健儿参加2013年横渡珠江活动。刘悦伦精力充沛是出了名的,一个57岁的人整天往下跑,还精神奕奕。据知情人介绍,这和刘悦伦爱锻炼有关,刘悦伦“上山下乡”时把身体底子打得很好,后来又长期保持游泳的好习惯,“现在,每天只要有空,下班后他就到附近泳池游个把小时。”
他本人也在不同场合说过,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和散步。
太极
市里办培训班,大家都爱去
除了组织比赛,在平时,市直机关工委也会组织一些运动项目的培训,比如前不久办了一期太极培训班,每次都有四十多个人来,其中不乏一些领导干部。比如,市人大常委委员、财经工委主任麦昌顺,市台办主任香秀杏,因为反响很好,准备接着继续开办。“以前举办过瑜伽培训,但因为场地太简陋,没什么人来。”市直机关工委工会主席杨纯说。
统筹:南都记者 程俊
采写:南都记者 赵騄汀 程俊 实习生 官姝娟 王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