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春节的花灯习俗——提灯“卖懒”

09.02.2018  16:00
  每逢过年,中国的大街小巷就张灯结彩。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过年挂灯笼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山人在春节期间,又有怎样的花灯习俗呢?《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的《佛山彩灯》对此进行解读。
   除夕夜提灯“卖懒
  《佛山彩灯》介绍,按佛山以往的习俗,除夕夜时,大人们多半会去逛花市,孩子们则在兜里装上红鸡蛋,点好灯笼或小彩灯,与小伙伴们一起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不)懒!
  屈大均《广东新语》 记载:“岁除祭,曰送年。以灰画弓矢于道射祟,以苏木染鸡子食之,以火照路,曰卖冷。”说的是在除夕之夜,提上灯笼以照路,装上用苏木染红的鸡蛋出去卖冷。在粤语里“”与“”的发音非常相似。所以“卖懒”的习俗可能是由此演变的。
  不过,《佛山彩灯》作者关宏认为,“卖懒”习俗更在于告诉孩子们要勤勉奋斗,不能懒惰的生活道理。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当中谈到,让小孩子“卖痴呆”,为的是聪明伶俐,将愚笨等不好的东西卖出去。为的是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追求光明与希望,与“卖懒”习俗同出一辙。
   佛山人添丁要“开灯
  《佛山彩灯》谈到,佛山地区有“开灯”习俗,时间一般在元宵节左右。
  有儿子的家庭要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挂起莲花灯、福禄寿灯、三星灯或和合二仙灯。初生男孩的人家还要在驻地巷口挂上一个纸扎四方“”字灯。
  如在乡间生了儿子,则要登记入族谱。为初生的男孩挂灯,俗称“开灯”,取“”与“”的谐音,意味添丁。新年谁家生儿子最早,他们所挂的那个灯称为“头灯”。高明区大部分乡村都是以一年之中最早出生的男孩为头灯。第二个为二灯,如此类推,谁家最早,谁家就有先使用祠堂摆酒的机会。
  关宏说,乐安花灯和高明花灯即是承载开灯习俗,为添丁祈福灯。
   古时元宵节通济桥设灯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又称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因此,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古时元宵赏灯,是全国各个地方的习俗,佛山也不例外。陈炎宗所著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了当时通济桥闹花灯的盛况:“上元开灯宴,普君墟为灯市……自元旦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挈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现城门头)溪畔弥望,率灯客矣。
  佛山文史专家罗一星指出,从记载上来看,古时佛山灯市有两处,分别是普君墟灯市,另一处是通济桥;灯市开办时间是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四乡就来佛山买灯;灯客持灯而行,通济桥边全部都是灯客。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这些地点都是买灯、观灯的好地方,可见佛山赏灯的繁华盛景。
   花灯种类多观赏又祈福
  春节期间,佛山满大街的花灯是千姿百态,但要数元宵节的最为巧妙独特。乾隆《佛山忠义乡志》上记载的灯饰有9种,除了观赏外,也与祈福有关。
  “树灯……缀蓪花于枝头,多至百余朵,燃之,如绛树琼萼。”记载中提到的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佛山忠义乡志》另载,八角灯、鱼灯、虾灯、蟾蜍灯、番瓜灯形象惟妙惟肖,还有可以摺起来收藏的摺灯,以及拿着行走的伞灯。这些都体现了佛山彩灯制作的精巧,也描绘了当时行通济闹花灯的美景。


            
 

元宵夜 赏花灯
3月2日,游客在安徽省阜阳市迎春灯会上欣赏彩灯。News.Yc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