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渣土多填鱼塘洼地 暂无堆积坍塌安全隐患

22.12.2015  10:18
昨日,佛山消防指战员在深圳山体滑坡事故现场,携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等救援器材展开搜救。通讯员供图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昨日,佛山消防指战员在深圳山体滑坡事故现场,携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等救援器材展开搜救。通讯员供图

  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发生山体滑坡事件后,佛山消防出动地震救援重型队55人紧急驰援深圳。与此同时,佛山市住建局昨日下午紧急组织检查组,对南海、禅城数个渣土填埋场所进行检查,目前暂未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市住建局下文要求各区加强对渣土消纳场所的巡查监管。“佛山和深圳情况不同。佛山的工地渣土并非堆积在空地,而是以填埋低洼地为主,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市住建局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佛山做法

  渣土填洼地填平后开发

  “佛山的渣土消纳场(即受纳场),大多是临时性的,将低洼土地填平后,渣土消纳场就已完成‘历史使命’。”昨日,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袁海鹏表示,填平后的土地将作为待开发土地,进行“三通一平”,再根据土地规划进行开发。一处渣土消纳场被填平后,会继续在其他地方,寻找新的空地作渣土消纳场。

  深圳渣土消纳场垮塌事件发生后,昨日下午,佛山市住建局已紧急组织调查组,对禅城、南海的部分渣土消纳场所进行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佛山建筑渣土处理基本规范,暂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被检查的这些渣土消纳场所,很多是低洼的鱼塘,并不存在平地渣土堆积情况,更谈不上垮塌。”袁海鹏表示。

  此外,市住建局昨日已向各区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建筑渣土消纳场所的管理,“下一步,市、各区还将组织调查组,对全市的建筑渣土消纳场所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禅城三水

  虽无专门场所但可及时消纳

  昨日,记者从禅城区相关部门了解到,禅城目前虽然没有专门的建筑渣土消纳场所,但并不存在渣土无处堆放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渣土消纳问题。一方面,禅城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渣土并不多;另一方面,禅城原来有很多鱼塘、洼地,土地开发时,都需要大量渣土进行填埋。”禅城城管部门渣土整治小组组长区钊洪称。据了解,禅城目前正在产生渣土的工地只有十多个,每日渣土出土量有一两万立方米。在渣土消纳方面,部分渣土用于工地自身回填,一小部分渣土,运输至顺德乐从、佛山新城等处回填空地;大部分渣土,回填至南庄镇绿岛湖片区。“绿岛湖片区正在开发建设,原来此地有很多鱼塘、低洼处,这些空地都需要渣土填埋。光紫洞旁边两个大的填埋场所,就可以填埋几百万方的工地渣土。”区钊洪表示。“目前,禅城没有专门的建筑渣土消纳场所。但至少十年八年内,禅城都不存在渣土多的没地放的问题。

  与此同时,记者从三水区城管部门了解到,三水目前也没有一家建筑渣土填埋场。“还没有单位申请过。三水的工地渣土,很多都是循环利用,企业挖出的渣土暂时堆在附近,完了再回填工地;还有部分的工地渣土,是运往南海的消纳场所填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海监管

  源头开始管理运输全程监控

  据悉,南海去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南海区建设工程渣土实行“二点一线”审批管理制度,即工程渣土排放和消纳二点源头管理,渣土运输路线路面全程监督。

  “在南海区消纳工程渣土的,需要提供消纳场地平面图、车辆进场路线图、消纳场运营管理方案等资料文件;同时,还需要在消纳场地出口设置洗车槽、车辆冲洗设备、沉淀池以及道路硬化设施等。”南海区城管部门一负责人表示,“而在消纳场所管理上,场地需围闭、出入口要装视频监控设备,数据实时传输至区数字城管系统平台。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南海区申请工程渣土消纳的场所有43个,已完成审批的数量有25个,还有18个待审批。九个镇街中,申请消纳场所最多的,包括西樵10个,大沥、里水、桂城、丹灶各6个。

  “南海的工程渣土,基本上都是填埋于空地,不存在平地堆积情况。”该负责人表示,以南海桂城街道平洲三山的红卫医院地块消纳场为例,占地120亩,原为一大块低洼沼泽地,申请的消纳工程渣土量约80万立方米。自1月1日启动至今,目前已完成约70万立方米的渣土填埋。“因为原来就是低洼地,现在是要把它填平,基本上就是填高半米,最多处填高约一米,整体填平后开发建设。渣土主要来自附近万科、中海等工地。按照现在的渣土填埋进度,大约半年,这个场地便会被填平。”南海城管部门桂城街道建筑工地及渣土管理小组执行副组长刘正春表示。“其实三山的这个渣土消纳场,并不能满足整个桂城工地渣土的消纳需求。大部分的渣土,是运往顺德,那边原来的鱼塘很多,大片土地待开发需要渣土填埋。”刘正春称。

   佛山行动

  55名消防员驰援连续作业搜索生命

  南都记者昨日从佛山消防部门获悉,深圳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佛山消防出动地震救援重型队55人紧急驰援深圳,截至昨日下午3时,佛山支队救援队已经连续作业超过20小时,仍旧奋战在救援一线。

  20日,佛山消防支队接到省公安消防总队命令后,地震救援重型队共55名指战员,8台消防车,携带生命探测仪、破拆、支撑、救生、照明等器材前往深圳增援。当晚7:40,救援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救援队分5个救援分队,彻夜未眠,截止到今晨,已对附近5000余平方米的滑坡区进行搜索。

  昨日12时许,佛山救援队根据指挥部命令调整搜救区域,利用可视生命探测仪对宏达兴业五金公司旁边的一栋员工宿舍旁进行搜救。下午3时左右,佛山支队救援队已经连续作业超过20小时,作战官兵相继出现身体疲劳现象。

  截至21日下午5时,消防员仍然在倒塌的建筑的狭小空间里,用液压破拆工具,在大型挖掘机的协助下破拆,并利用生命探测仪逐层探测、搜寻。救援难度极大,但救援人员仍然没有放弃。

  此外,南都记者获悉,佛山蓝天救援队也出动3部车辆,有10名救援人员携带装备于前日奔赴事发地点参与救援。

  统筹:南都记者  冯雷亮

  采写:南都记者  冯雷亮  曾群善  姚建国

  通讯员达明晋  庄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