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珍贵文物30160件套 数量居省第二位

11.05.2016  12:19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于祥华通讯员郭文钠报道:昨日,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通过专家组审核验收,综合得分94.61分(总分95分),位居全省前列,在普查的3万余件文物中,珍贵文物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自2013年8月部署启动普查工作以来,我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两年多时间,至今年4月底,全市共普查、登录、上报玉器、陶器、铜器等27类30160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佛山市博物馆书法、绘画收藏数量较多,从宋元到明清、民国,作品年代齐全,值得一提的是,省内除省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外,仅有佛山市博物馆收藏有宋画。

  通过此次普查,我市全面掌握了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总体数量、收藏分布、保存现状、管理利用等情况,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基础,同时健全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登录备案机制,有利于加强文物监管、保护力度。

  前昨两日,来自省文物普查办专家组的多位专家对200件文物普查数据进行了抽查审核验收,优秀件数达194件,良好5件,合格1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文物普查办副主任邱立诚高度肯定我市文物普查工作,钟类文物、康有为历史文献及书法作品等,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这些文物遗存见证了佛山历史文化,在地方文化中很有代表性。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应如军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市将就此次文物普查成果在全市五区进行巡展,让更多市民了解佛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加快推进包括市博物馆在内的文化枢纽型组织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陈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