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向佛科院的60亿 为何“砸”不出“喜大普奔”?

19.09.2015  12:19
无论是这“60亿”的巨款,还是佛科院要建成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这些本该为人津津乐道的好消息,为何大家的心情看上去都有些复杂。

今天,观察君想和大家聊聊佛山最近的一个“热闻”——省市联手“”60亿给佛科院,要将其建成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

消息的源头要追溯到本周一(9月14日),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政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签署了“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正是这个协议,佛科院将拿到这“60亿”。

消息一出,便成了各大媒体开始竞相追逐的对象。

佛科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接受媒体采访称:“受制于学校的定位发展理念和硬件的困扰,佛科院这些年可以说是原地踏步。但建设高水平大学仅有资金是不够的,佛科院今后还要相应建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管理框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理念上也要进行创新,才能让资金投入真正见到成效。

此外,资深时事评论员龙建刚也向媒体透露了他的看法,他说:“佛山要建所高水平的理工大学,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还很远,甚至我认为是一种绝望的境界。

从9月15日首条见报稿的刊登,再到这几日媒体陆续的跟踪报道,以及佛科院和本土微信、微博的相继转发和传播,这一消息已经在佛山传开。然而,无论是这“60亿”的巨款,还是佛科院要建成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这些本该为人津津乐道的好消息,为何大家的心情看上去都有些复杂。

这或许要回到事件本身来看,同时,这也让观察君想起一句古话——“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有钱也不一定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60亿资金从哪里来?

没有钱呢,是万万不能的。首先,还是需要告诉大家,这60亿资金,到底是从哪里来?

2016-2018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补助经费5亿元。

2015-2020年佛山市政府将投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资金30亿元,主要用于学院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建等工作。

此外佛山市政府还将投入25亿元,用来支持学院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将于2017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钱有了,目标在哪里?

不用多说,自然是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此外,佛科院结合佛山的城市发展特点,还提出了自己的目标——聚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需求。具体目标如下↓

从人才培养结构来看,佛科院将大幅度提升理工科专业的比例,培养更多的理工科毕业生。佛科院更提出到2017年,理工科专业27个,总专业51个,理工科专业集中度由原来的29%提高到53%以上,服务佛山支柱产业的专业占比达60%以上。

而校方知情老师透露的信息,似乎也侧面印证着这一消息,他透露学校目前正在酝酿学院的大调整。“全校16个学院,今后理工科学院将达到10个以上。”该知情老师表示,文科类,将压缩至仅剩下人文与社会科学、法学院、商学院3个学院,一些原有的学院比如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将撤并,仅在这些学院里面保留个别专业。

而一些原先的理工科学院将进行拆分,和佛山产业发展相契合、符合转型需求的专业,将扩大成为独立的学院,该老师透露,学院的整合已有初步方案,将报省教厅审批,有可能在本届学院领导任满后实施。

但是,有钱也不是万能的比缺钱还缺的是什么?

有钱有目标的佛科院,到底还缺什么?

这“60亿”到底该怎么“”,才能“”出它该有的效果?

佛科院离目标远得让人绝望?

佛山要建所高水平的理工大学,这个思路是对的。”龙建刚表示,佛山制造业在全国来说都是有名的且水平较高的,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所以应该建立一所相适应的大学。“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还很远,甚至我认为是一种绝望的境界。”龙建刚指出,目前学科设置、科研水平、师资配备都与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有很大的差距。

他更犀利地指出,佛科院无法用百年时间去积累和沉淀,所以就要弯道超车,进行资源整合,快速办成功,但是目前仍缺少具体办法。他建议可以先研究高水平大学发展规律,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也是在比较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亚洲比较有名的大学。其次,要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什么人来办,怎么来办是关键问题

如何将佛科院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理工大学,龙建刚表示,这里面有着四个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有没有钱办?什么人来办?办好了谁来评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认为前两个问题已经有答案。“我们看到的出台的东西,有钱、有时间表、有路线图。现在我们走到第三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谁来办?领导非常重要,另一个师资非常重要,准确地来说,书记校长从哪里来,再一个现在的教师力量如果不行,那怎么办?”龙建刚说。

而对于“谁来办、怎么来办”这个问题,龙建刚认为,除了在全世界配置资源、引进师资以外,还必须扩招,在全国配置学生。“一个高水平大学一定是一个创新型的大学。我们要建高水平大学,不能搞现在这种近亲繁殖。杂交才能出来良种,我们要杂交,只有在全国招生,让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过来,这样才有创新。

25亿有了,新校区快了?

搜寻各种渠道的反馈,小编发现,除了钱、目标这些关键问题大家关心之外,提得最多的就是“新校区”的建设。甚至一位佛科院的老师在采访中直言:“普大喜奔,这是难得的机遇。希望60亿尽快落实,毕竟我们新校区建设已经拖了很多年了。”而此次的60亿中,就有25亿专项资金投入新校区的建设之中。

近日,佛科院也发布了《北院校区建设工程融资建设》的招标公告。公告透露,新校区立项批复投资估算总额15.89亿元,包含46幢楼房,设计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包括校区一系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为何此前新校区的工作一直难以推进?佛科院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新校区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佛科院现有的同济、河滨两个校区的土地将交还给政府挂牌出让,但河滨、同济两个校区地处佛山中心地段,地价较高,去年招标仅有一个机构符合要求,后来市里对招标条件也做了相应调整。

校方相关负责人透露,除这两个校区土地拍卖外,佛科院在新校区筹备建设过程中,还有部分土地权属问题,暂时不能对其进行开发,因此新校区部分标志性建筑在设计上因为存在超高可能需要调整。为协调新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佛科院暂时把有争议的校区土地作为计划预留用地,暂不开发,而超高的建筑则进行重新设计,以保证新校区建设计划可以顺利展开。

案例 • 看世界

用钱“”出来的“名校”,或者弯道超车快速“”出来的名校还是有的,下面带来两所学校的有效经验供佛科院参考,也给佛科院加油、鼓劲。

汕头大学

36亿“”出来的“211”高校

汕头大学是国务院于1981年8月26日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根据汕头市外事侨务局统计,从1980年12月筹备汕头大学开始至今,李嘉诚捐资汕头大学已经达到约45.9亿元港币(约等于36.1亿元人民币),相比较广州地标“小蛮腰”实际投资29.4亿元,还要多出7亿元。

目前,汕大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此外,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4年汕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78%,为广东一本院校第一名。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汕头大学2014届毕业生平均的起薪点为3510元。

香港科技大学

软力量”成就的火箭速度

在最新升级的2015/16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香港科技大学从去年的全球第40位跃升至第28位,排名香港地区首位,可谓火箭速度。

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创校,一个创办不过二十几年的学校,竞如此迅速崛起,它的成功当然与充足的经费这种“硬力量”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软力量”,即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从建校开始,它就“克隆”国际著名大学的学术管理制度,其要点就是“教授治校”,明确提出“教授是学校的灵魂”。比如要新聘教授时,应聘者从一开始就要与应聘之系主要由教授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打交道,每个委员都要打分,最后试讲时包括没有终身教职的全系教授都可以投票。与以前主要是人事部门负责、一些教授只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参与一下完全不同,这样做最大限度保证了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确能招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教授的聘用还要有严格的外部评审,并严格规定评审者不可以是被评审者原论文的指导教授、不可以是共同发表过论文或主持同一研究项目的人、不可以是过去或现在的同事和部属等等。

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是香港科大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科大更注重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共处一个校园,有利于多元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