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特大型城市提前实现降“两率”目标

04.03.2015  20:33

  广州作为特大型国家中心城市,户籍人口多、常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年度分娩量很大,面临着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等新问题。近年来,广州市妇儿工委不断创新,各部门齐抓共管,实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再创佳绩。2013年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率7.33/10万、婴儿死亡率3.47‰,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9.88/10万、婴儿死亡率4.27‰,提前实现降“两率”的目标。
  政府政策给力,为降“两率”确立了行政保障。省政府将“两率”纳入了《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评估考核办法》以及《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绩效考评办法》。市政府把“两率”纳入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贡儿珍高度重视,要求市妇儿工委实施重点难点指标“提标工程”,并明确把降“两率”作为重中之重指标进行提标。
  妇儿工委借力,为降“两率”提供了机制保障。督促扛标单位制定实施方案。督促市卫生局2013年制定了《关于两个规划难点指标“提标工程”(卫生部分)工作方案》,细化指标体系,分别制定了7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建立责任追究机制。2012年市妇儿工委与各区(县级市)妇儿工委签订了《2012-2015年广州市控制和减少孕产妇死亡责任书》,落实责任到位,并对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通报。构建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市妇儿工委2012年印发《广州市关于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工作的意见》,构建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民政局制定了《广州市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急危重孕产妇、儿童紧急救治项目纳入救助范围。市人社局进一步完善了向困难妇女儿童群体倾斜的医疗保障制度。市公安局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依法加强打击“两非”等违法犯罪行为。市食药监局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人工终止妊娠等药品管理》的规定。
  卫生部门尽力,为降“两率”确保了执行力度。加强能力建设,全方位提升产儿科服务水平。实施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的产儿科人才培训项目,累计培训产儿科医生、助产士等4000多名,22间大医院开展了对82所基层助产机构对口帮扶。实施了产儿科设备标准化建设项目。2012-2015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对60多所政府办的基层助产机构实施产科标准化建设、新生儿紧急救治能力建设,重点扶持了一批政府办的基层助产机构儿科专科建设。整合多方医疗资源,健全重症救治网络。加强了市、区级重症孕产妇、儿童救治机构能力建设。市、区两级财政投入2200多万元,确保了重症救治机构的数量、空间布局、服务能力与区域服务量、救治任务相匹配。构建了全市重症救治“绿色通道”网络。市级重症孕产妇、儿童救治中心从原来各6所分别增加到23所、12所,初步形成了以助产机构救治、转诊为基础,以重症救治机构多学科协同为重点,120、血液中心等为支持的医疗系统多资源整合的救治“绿色通道”网络。2013年、2014年全市危重症孕产妇、儿童救治成功率均达到97%以上。建立分类管理机制,逐步规范孕产妇全程规范化管理。对全市助产机构进行监护类别评估。根据机构人力配置、人员资质、科室设置、年分娩量等条件将助产机构评估分为5类,实施动态管理并公开发布。2013年,广东省人民医院等32间助产机构妊娠监护类别为Ⅴ类,Ⅳ、Ⅲ、Ⅱ、Ⅰ类监护类别的助产机构分别有32、31、35、23间。同时将孕产妇保健管理由原来3类细化为5类,促使助产机构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避免超范围收治,关口前移,保障母婴安全。完善评估机制,加强母婴安康宣传教育。建立了“两率”数据月报机制,及时查找影响“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完善了专家评估督导机制,加强技术指导。严格实施孕产妇、新生儿死亡三级评审制度,组织全市产科质量督导,进一步加强产科质量行业监管。实施母婴安康健康教育项目,普及知识与技能。制作了母婴健康素养知识相关宣传短片和宣传画,在公交车、公交线路等处投放,并通过母婴安康知识百场巡讲等,加大母婴安康、出生缺陷等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广州市妇儿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