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副主席被曝抄袭让谁汗颜
一家之言
作协、文联是文化艺术机构,相关负责人更应对文字版权心存敬畏。像抄袭这种事情,不仅抢人家饭碗,还是在砸自己的牌子。
才被杂志指责一稿多投的陕西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协主席吴克敬,又被人质疑抄袭。据报道,吴克敬的诗作《户县赋》,全文区区205字,竟有192字与户县作协副主席李景宁的同题诗作一致。
省作协副主席涉嫌抄袭县作协副主席,令人哑然失笑,而吴克敬的解释更让人喷饭。一开始他回答这是因为“县上就这几件事”,转而又表示这是他的书法作品,不清楚怎么会出现在报纸上。这种逻辑和他回应一稿多投事件差不多,都属于强词夺理的类型。
稍早前,他往《长江文艺》投了一篇短篇小说《锄禾》,杂志方面觉得似曾相识,专门向他询问,他回复人家是新作。等小说发表出来,杂志才发觉,原来这篇小说包括这次在内,已经在国内第五次公开发表。吴克敬却似乎很淡定地回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说一篇文章经刊物方面同意在不同地方同时发表也就罢了,几年前发表过的小说竟然还能这样干,想想也真是“醉”了。
据介绍,吴克敬年少失学,只有小学学历,后来到西北大学进修。他长期从事媒体工作,若干年前 “重返”文坛。他的作品还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惋惜,学历不高、半路习文,这都问题不大。文坛门槛低,多少人靠自学成才,乃至于成为一代文豪。写得好不好另说,但如果抄袭就不对了。
近来文坛多风波。近日,湖南耒阳市文联主席熊艾春因诗作遭到网友差评,一怒之下砸人家社区网站电脑,临走留字条结果连“砸”字都不会写。据悉,熊艾春精神有疾,但拜读他此前作品,水平只在“乡镇”一级以下,似乎够不上“市县”一级。
作协、文联是文化艺术机构,相关负责人更应对文字心存敬畏。身为作协主席、副主席,有些人其实已可以不靠文字吃饭,但毕竟还管着一批靠文字吃饭的作家。更何况,像抄袭这种事情,不仅抢人家饭碗,还是在砸自己的牌子。
不抄袭,这是身为作家的基本底线。如果连这条底线都守不住,甚至不当一回事,还不如该干嘛干嘛去。吴克敬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历史是健忘的老人,百年后,留下的只有文字,我想让自己的文字真正流传下来。”这句话虽属老生常谈,道理倒也不差。只不过,对那些抄袭者而言,哪怕百年后作品还能存留于世,也只能称作剽窃的证据。
□魏英杰(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