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 去找到好工作?(组图)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大学生求职规划过程亦如是。眼高手低很可能最终幻灭,因为,如果不屑于所能拿到的一切,最终便是一无所有。
新快报记者 陈思呈
就业季又到。犹记十几年前,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学扩招的洪流尚未开始,大学生的身份尚存金贵。当时的毕业分配叫“双向选择”,学校有很多推荐的名额。由于学校的推荐如此重要,有些早熟的同学甚至懂得与学校的就业办老师或者辅导员拉好关系,以便哪里有好的机会能第一时间通知到自己。
这么多年过去,竞争越发激烈,现在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综合测评排名、与就业办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关系亲疏等等这些因素了,现在的竞争是整个社会大学毕业生激增,相对而言工作机会供不应求,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眼高手低。
当社会环境难以改变,我们务必把眼光回到自身,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更适合社会形势、做更好的个人建设。
案例
二本普通专业出身的她
成功拿下所有求职考试
采访很多人对就业时的感受,都是两个字,彷徨。但也有几个很好的案例,其中有一个,姑且叫她小A吧,她在一个二本学校读一个师范类普通专业,每届毕业生有500多人,由于学校一般,很多人选择考研,但考上的只有十分之一,剩下的大多数学生都要找工作,多数工作要靠考试。这些考试基本从三四月份就开始了,到七月毕业已成定局。
看明白这一个规律后,小A便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计划。她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一是,大学四年怎么度过,二是,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她在读大学时,知道自己的学校不算好,专业也不算好,所以从大一就开始谋划,除了专业读好之外,还在大二通过了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
小A毕业时,参加了全省的选调生考试,在家乡的基层政府工作,与她一起考上的都是大学期间比较优秀的人,这些考试能不能通过,都不是偶然的,都与平时的积累和准备有关。作为对比,小A的同学们中,有一些还按照高中的套路死读书,综合能力不强,有的则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参加活动,到了毕业时仍然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
分析
从大一就开始谋划进取
踏实就业杜绝眼高手低
小A的案例中,值得赞赏的态度有两点,一点是早规划,另一点是她很冷静地避免了很多年轻人难免的眼高手低。在家乡基层的政府办公室工作,每月总收入两三千元,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其实是单调而清贫的。很多眼高于顶的毕业生,也许就呆不下去了。
很多大学生对社会的想象,都有一层玫瑰色的幻影,都认为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似乎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盖盖章,更不要说那些更艰难的工作了。
生活在很多时候都是平淡和枯燥的,是繁琐甚至艰难的。端着咖啡坐在咖啡厅谈工作,坐着飞机到世界各地考察,那是在小说中、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在现实中,那只属于极少一部分人。在亦舒小说中,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女主角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过着那样的生活,我们误以为那是生活的真相。
事实上请相信,多数的年轻人都在商场打三折时才冲过去抢着买那件心仪已久的名牌,都在团购时才前往稍为昂贵的餐厅,都在两点一线朝九晚五中看着老板的脸色,都要为了周末熬夜煲剧而忍受整整一周的早上六点被闹钟闹醒。
所以,眼高手低很可能最终幻灭,因为你发现你所能拿得到的都不屑,最终便是一无所有。但是,不要眼高手低,也不意味着不思进取。像小A这样,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谋划,我们对于四年后的就业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提醒
“就业办”并非可有可无
年轻人请亲自去了解一下
就业办,据很多采访者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这种感受无疑是错的,请所有有这种感受的年轻人,一定要亲自去了解一下它的存在的必要性,事关自己前途,请不要蒙蔽或者轻狂。
采访中我听到了太多的忧伤故事,考研失利、考公务员失利、在异乡租房继续考或者继续不断地面试、在家里看着父母唉声叹气和亲戚满脸同情……我很想告诉面临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尽管也许会有种种的失利和失落,但是你手里还是拥有最大的一枚王牌,那就是年轻。
年轻就是输得起的。年轻就是用来经受失败的。
有人说,人的一生除了出生之外,还有两次“移民”的机会,一次是考大学,还有一次就是就业。很多人都是借考大学考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生活,然后有另外的更多人,借大学毕业就业的机会,再到另一个城市。这对于生活已经固定化的中年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但对于年轻人,却是充满可能性的开始。
珍惜这个开始吧,哪怕它艰辛迷茫,充满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