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学霸婆婆拿了8个大学毕业证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0.10.2015  09:43

每周一,唐陵都要花50分钟赶到老年大学上课。

据说,约有249.6万成都人都曾经或正在琢磨一件事: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琢磨这件事的人年龄超过60岁,被称作“老年人”。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把精力花在“设计第二人生”上——即入读老年大学。

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同班同学刘信清,也读到了第28个年头,病痛缠身仍坚持从华阳坐车到成都市中心上课;80多岁的王大爷,坐轮椅也要上学,把50多岁的女儿从陪读变成了同班同学……

10月19日早上7点过,83岁的唐陵从位于成都东郊的家里出发,在114路公交站坐上车。随后她换乘112路公交继续赶路,约摸5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成都市致民东路16号。

这里的成都市老年大学是唐陵每周一都不能缺席的地方,今年是她入学的第28个年头。学文学、学养花、学音乐 “学得太多用不完了

时间接近9点,唐陵进校门后如期见到老同学,众人三三两两结队走进学校报告厅。

成都市老年大学一周一次的必修课在早上9点准时开始,这门课唐陵已经上了二十几年,久到她都记不清具体时间。今天到堂的100多个学生里,近20个人和唐陵一样,都有20年以上的学龄。

最“资深”的当数唐陵。“建校的第二年,就入学了,”那是1987年,唐陵报读老年大学的初衷是排解心情,“刚退休时,谋划了门生意想发挥余热,结果辛苦挣的钱全部被骗走了。”一度陷入郁郁寡欢的唐陵经老同事推荐报读老年大学。

这份打发时间和排解心情的选择果真奏效了,对付学业和结识同学充实着唐陵的生活,她兴致盎然一读就是28年。

什么都学,文学欣赏、历史、养鸟种花、音乐……”最初几年,唐陵一周只休息一天,其他六天排了满满的课程,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到了学得太多感觉用不完的地步。

上世纪九十年代,唐陵给中小学生当校外辅导员,以“释放”从老年大学学到的丰富知识。

后来,家人的抱怨让唐陵的满腔学习热情刹车减速,“小女儿说别人家的妈妈都顾着在家煮饭照顾子女,我却整天见不到人。”唐陵逐步把课程缩减成一周上五天,四天,三天……

乐此不疲28年,学完一门课程毕业后又重新报名,继续学习或换门课程再学,唐陵到现在已经拿了8个老年大学的毕业证,“记得2008年后不再发毕业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