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公众持股不足 只因生命人寿“爱得太深”
可以说,佳兆业的公众持股量不足,都是生命人寿增持“惹的祸”。
5月16日,佳兆业(01638)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公众持股量约为20.81%,仍不符合上市要求,公司正在采取措施来恢复公众持股量。
事实上,智通财经梳理发现,早在2014年3月25日起,佳兆业公众持股量即低于25%最低线,且一直未有改观。
公众持股量首次跌破“红线”
据港交所规定,发行股本总额至少25%要由公众人士持有。如这一比例低于25%,则联交所有权将该证券停牌。
智通财经梳理佳兆业自上市以来的公告发现,2014年12月16日,佳兆业首次发布了公众持股量公告。公告称,公司公众持股量仅约20.81%,低于港交所规定的最低25%的水平。
公告同时还披露了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是:生命人寿12.65%;富得资源投资连同生命人寿统称的生命人寿集团17.29%;大正投资有限公司9.62%;大礼投资有限公司20.15%;大昌投资有限公司19.48%,公众股东20.81%。
智通财经了解到,富得资源投资为生命人寿的全资附属公司。而大正、大礼及大昌各自由昌裕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昌裕投资有限公司则由Good HealthInvestments Limited全资拥有。GoodHealth Investments Limited由Seletar Limited及SerangoonLimited分别拥有50%及50%权益。彼等为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的代名人及受托人。Credit Suisse TrustLimited 以郭俊伟、郭英成及郭英智在2008年5月23日成立的全权信托(郭氏家族信托)之受托人的身份行事。
据此,公告发布时,郭氏家族持有49.25%股份,生命人寿持有29.94%股份,分别成佳兆业前两大股东。
公众持股量出现不足,主要是因为生命人寿的增持。佳兆业表示,3月25日,生命人寿将持股比例从13.02%提升至14.05%时起,公众持股量便下降至24.03%,低于25%的红线。随后,3月26日至5月29日期间,生命人寿再次增持,致公众持股量一举下降至20.61%。而在12月3日最近一次股权变动中,生命人寿和郭氏家族持股量分别调整为29.96%和49.28%,公众持股量调整至20.76%。
佳兆业方面表示,自2014年3月25日起,公司已在不同国家出席多个与潜在股权投资者的会面,但未能就配售事项的商业条款与任何投资者达成任何共识。佳兆业或将通过配售公司新股份及建议公司主要股东减持公司股份的方式尽快恢复其股份的公众持股量。
智通财经发现,在佳兆业上述的12月3日股权变动中,生命人寿的增持之举被称为“侠义之举”。2014年12月初,佳兆业深受“深圳2000余套房源被锁”事件重创。而就在此时,生命人寿在“敏感期”增持,从郭氏家族手中接过11.21%股份,涉总代价16.68亿港元。该交易于12月5日完成,生命人寿在佳兆业的持股量增至约29.96%。
生命人寿的两次“抵制运动”
在佳兆业陷入困境被资本“盯”上时,外界称,生命人寿不仅帮助佳兆业赶走了 融创中国 (01918),还赶走了“来自华尔街的狼”。
2015年年初,融创中国对 佳兆业集团 提出要约收购,但遭到了生命人寿的抵制。
2015年11月20日,佳兆业发出公告称,接获来自美国对冲基金FarallonCapital的注资建议,欲以1.5亿美元换取该公司发行的75%新股。按照FarallonCapital此次提出的重组方案计算,佳兆业的总市值仅为3.87亿港元,较公司停牌前80.1亿港元的市值折让约95%,这意味着FarallonCapital想以极低的估值注资入股佳兆业。
同样,有消息称,这一注资建议也遭到生命人寿的强烈抵制,“华尔街之狼”最终未能得逞。
为何对佳兆业这么好?
为何生命人寿一直对佳兆业这般好,始终不离不弃?
智通财经梳理发现,佳兆业和生命人寿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年12月30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生命人寿订立策略联盟框架协议,约定在5年时间里探索商业地产领域投资机会,并且可能拓展至金融等其他商业合作。
佳兆业相信,双方的合作可以让双方分享彼此各自的竞争优势。同时,还可以让公司开拓额外融资管道,及优质专案的获取渠道,以及在金融及其他商业领域寻找有助公司主要业绩活动的商机。
有一种说法认为,佳兆业和生命人寿关系密切,郭英成和张俊皆为广东普宁人,生命人寿是“潮汕好兄弟”讲义气,救自家兄弟于危难之际。对于生命人寿而言,除了拿出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外,其本身可能就与管理层有若干其他协议,所以,担当的角色自然超出一般投资者。生命人寿甚至直接联合佳兆业参与土地收购:2014年4月9日,生命人寿与佳兆业联合在大鹏新区以54亿元拿下深圳史上的最大地块。
除此之外,在2014年末佳兆业上千套房源被锁尚未解除,又迎来一波人事动荡之时,生命人寿继大幅增持后派两员大将进驻佳兆业,被认为是双方早已达成某种共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生命人寿打着更大的算盘。
智通财了解到,近年来,生命人寿在资本市场颇为活跃,业内人士称,生命人寿对直接涉足房地产业务情有独钟。
从险资的资产管理思路看,选择房地产企业股权是维护资产管理效益最大化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选择投资于佳兆业、金地等大体量的房地产企业。较之房地产行业20%左右的融资成本,保险产品承诺给客户的预期收益率至多不过7%或8%。这个成本与背后资产的收益之间,还有较大的获利空间。
此外,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生命人寿还为了在地产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发展养老地产或是生命人寿的企图之一。
曾有接近生命人寿的人士表示,生命人寿已被佳兆业捆绑套牢,短时间内不会轻易亏本退出。
目前看来,只有等佳兆业的重组方案完成以后,才能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公众持股量,然后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