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丽轩被曝使用回收食材 员工称不坑顾客坑谁

29.07.2014  15:03

记者暗访照片

  7月23日,从汉丽轩烤肉店出来,已经是晚上10点。我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吃自助烤肉了!

  我打了辆出租车,司机曾经在奶粉企业干过,我向他描述了烤肉店的情况,他一点都不觉得吃惊:“你订的鲜奶,你以为都是鲜奶?怎么可能?那么大的订货量,企业当天怎么可能生产得过来?

  司机告诉我,他从不在大街上吃带肉食的食物,饿得前胸贴后背时,买个包子也只会吃包子皮。

  司机的话令人惊悚,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已经是潜意识的一种认识:大街上的食物要慎吃。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日常口碑不错的汉丽轩烤肉超市品牌店,也沦为商家赚黑心钱的工具。

   不坑顾客坑谁?

  其实,汉丽轩昌平店的老员工对店老板的所有行为都心知肚明。一位老员工对我说:“你以为烤肉店那么好开?房租每个月都要10多万,加上工人工资,各种肉的原材料,如果都用好的,那不得亏本?

  房租、工资的成本相对固定。显然,减少食材方面的开支是控制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老员工说:“来吃饭的大部分都是有钱人,不坑他们坑谁?

  臭鱿鱼用洋葱和佐料腌制后上桌,客人未吃完的“口水菜”收集到后厨再端到餐台,垃圾桶旁的死鱼被切成鱼片——这些见报稿件中提到的情况,都是老板节约成本的大招。

   此外,店里还有其他节约成本的技巧。

  汉丽轩昌平店有一个大冰库,里面装满了各种食材,培根肉、大虾、海参等等,大部分都用纸盒包装,很多纸盒上都没有标明生产厂家、地址和日期。我询问了3个老员工,没有人能说清楚冷库里的食材存放了多少天,这种大量库存既节约了运费,也节约了时间。

  在前台点菜区也有两个冰箱,一个冰箱里装着七八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各种腌好的肉食。同样,也没有人能弄清楚那些肉在里面存放了多久。在我工作的一整天内,仅有一盒肉被腾空,也就是说,其他铁盒子里的肉会往后继续用,直到用完为止。

  我被店长安排到顾客自助选菜的肉食区工作,在这里最常做的是在为顾客加菜。数十个菜品中,大虾、牛排、鱿鱼丝等肉食尤其受顾客欢迎,但由于受欢迎的产品进价都比较贵,店长特意交代:“要有节制地上菜。

  客满时,菜品的消耗速度非常快,一铁盒冰冻大虾很快被一扫而光。此时,负责加菜的杨师傅前往后厨的冻库将剩下的5袋冻虾取出,准备同时解冻后给客人加菜,拆封时他遭到了店长的阻止:“我一共就5袋虾,你准备全拿出去吗?”杨师傅只好放回三袋,将其中两袋放到铁盒中解冻。

  “再有人问你就说虾在解冻,要等一下。”在之后的长达一个小时内,所有询问是否有大虾的客人均被告知“虾仍在解冻,还需要等一下。”一些顾客等不及就离去了,在下午每人消费均为59元的自助烧烤店,采用这种拖延战术减少上菜量,实在让人“佩服”。实际上,与客人一墙之隔,大虾正躺在铁盒中,早已解冻完毕。直到饭店关门,这批已解冻的虾,仍有剩余。

  饭店里唯一的饮水机,为了节约成本,老板安装了一个带滤芯的饮水机,加到饮水机内的水全部为自来水,当然,负责加水的大妈会嘱咐员工:“对客人可不能说这是自来水灌的,他们会闹事的”。

   员工也被揩油

  冤大头是客人,其实,员工也不好过。

  当学徒工的一天中午,一名厨师让我帮忙切茄子,有买菜经验的我一眼就认出了茄子是市场上最便宜的品种,个头小,长得难看,茄子上有很多虫眼,有些甚至已经腐烂。

  厨师不仅没要求我洗手,甚至连茄子都没清洗就开始切,我认为这又是给客人吃的。很快我发现我错了,这是员工午餐。这些茄子被做成茄子羹端上了餐桌,20个员工竟无一人提出异议,排队打完饭就开始狼吞虎咽。

  上班当天,我从上午9点半开工,下午两点半左右下班;又从下午4点干到晚上近10点。在将近11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后,我感觉自己头冒金星、骨头都快散架了,而我所应聘的学徒工岗位工资每月仅有2300元至2500元。

  一位小时工干了两年多,每天下午6点干到晚上9点,工资每小时10元。“就这点工资,动不动还会扣奖金,我为什么要拼命干活?”晚上8点,正值店内客满,他看到我在认真洗蘑菇,径直夺了过去:“忙的时候就别洗了,没人会认真看的,你去切肉吧,我来。

  晚上9点半以后的晚饭,会稍微有点荤腥。一个青椒炒肉,还有一些客人剩下的糕点和凉菜,干了11个小时工作的员工们扒拉几口,赶紧下班。

   疏忽大意促成采访

  至今有个细节我依然无法释怀。从面试到工作整整一天,我竟然可以任何证件都不用出示。两天时间,没有人核实我的身份,没有人提过要看我的健康证。不仅是我,应聘服务员的同事在此的遭遇也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刚刚被试用为学徒工的我,在烤肉店的后厨、甚至储藏所有食物的冰库里,都可以随意出入。这一点,说大了,关乎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健康,说小了,是店长的疏忽。不过,也正是他们的疏忽大意,促成了我们的采访,让我们破开了这颗脓疮。

  食品安全无小事。作为暗访记者,我们能做的,只是将已经暴露在公众面前的毒疮剖开,引起更多人的警醒。然而,这个行业究竟还有多少黑幕,对社会大众,究竟还有多大的危害,恐怕仍待发现。

  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可以想见,唯利是图的老板一定会付出应有的代价。而我们希望,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能从此事收获些什么。

  新京报暗访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