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完成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为全省地级市最多
东莞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吴雪莹 市红十字会供图
东莞目前已超2000人登记捐献
东莞时间网讯 9月16日是第三届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截至2017年8月31日,中华骨髓库已有6705名热血青年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东莞市自2010年10月开展该项工作以来,七年时间,已经完成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中华骨髓库送去了2000多份的血液样本,在配型成功的志愿者里,没有一例反悔,而这个挽救生命的工程还在继续进行中……
完成32例捐献为全省地级市最多
“吴雪莹、张义坡、唐建华、王小敏……”这一个个的名字,看似普通,却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名字,值得铭记。
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人道关怀项目负责人江叔对这些名字都烂熟于心。
“太不容易了,在非血缘关系中,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万分之一甚至更低。”江叔说,东莞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比较晚,从2010年开始,但目前捐献数量在全省地级市来说是居首位的。
东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为什么这么多?
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们东莞从来没有1例出现反悔的,只要配型成功,都积极乐意捐献,有几个志愿者的家人反对,还瞒着家人来捐献。”江叔说,首先要准确告知志愿者捐献细节,才能避免捐献者出现反悔的情况,东莞在每个采血点都有献血服务志愿者,给有意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市民解释。
配型成功后,已捐献成功的志愿者不仅会“现身说法”,以志愿者的身份为捐献者提供咨询服务,消除捐献者顾虑,捐献过程还会全程陪同。在其他地方会出现一些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因为家人反对而后悔放弃的,从配型成功到捐献一般都需要两三个月、甚至五六个月,这个过程很需要鼓励。
在医院待了一个月“陪伴捐献”
在捐献过程中,为了让志愿者能在舒适、安心的状态下完成捐献,江叔主动提出“陪伴捐献”的做法。
即从志愿者入院开始,就一直陪伴在其身边,陪同聊天、及时排解捐献者的思想顾虑,确保捐献者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愉快、安心地完成捐献。
在已完成的32例中,江叔就“陪同”捐献了28例,曾试过几乎一个月都待在广州的医院。
捐献完成后,为了让志愿者捐献完之后仍感受到项目组的关怀,江叔还组建了一个群,群名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成员都是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有时举办一些联系活动,有时间的伙伴出来碰碰面;逢年过节,一声简单的问候,带去项目组的衷心祝福。
截至目前已超2000人登记捐献
“我们的队伍人数逐年在增加,他们都是多次献血的热心志愿者,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和意义。”江叔说。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东莞工作站2010年10月成立接受捐献登记以来,当年有85人登记捐献,2011年增至109人并出现了首例成功捐献志愿者,2012年登记捐献的人数上升至317人,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至406人和750人,到2017年已经超过2000人。
这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都已献血多次,以20-35岁的青壮年为主,来自东莞和全国其他地方的都有,有白领、工人、个体户、公务人员、医护人员、老师等各行各业群体,其中白领和工人居多。
话你知
捐骨髓相当于“献血”不用抽骨髓
近10年来,“抽骨髓”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一起来认识这些勇敢的捐献志愿者
我们对7年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部分志愿者进行随机回访,赶紧来认识下他们。
吴雪莹,女,33岁,东莞人,捐献日期:2011年4月。“东莞第一例”,是东莞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唐建华,男,42岁,湖南永州人,捐献日期:2012年7月。红十字志愿者,坚持无偿献血超过10年,累计献血超过4万毫升,目前担任广东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大队副队长。
廖海波,男,33岁,江西赣州人,捐献日期:2015年6月。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瞒着家人进行的,家人至今还不知道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采集造血干细胞后没有太大反应,第二年身体检查,一切正常。
陈健钊,男,33岁,东莞茶山人,捐献日期:2015年10月。“全国最美家庭获奖者”。当时在东莞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工作。家人信佛,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行善,包括资助家庭困难的小朋友上学,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张亮,男,30岁,湖南益阳人,捐献日期:2016年12月。“东莞现役军人第一人”。本着“救人一命、成全一个家庭,是作为一名现役军人回报社会的荣幸”的想法,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献出了250毫升的“救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