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致中国北方进入雾霾季
11月8日时值农历“立冬”,吉林省长春市迎来今冬首次降雪,伴随而来的还有严重的空气污染。气象部门接连发布了霾橙色预警和道路冰雪黄色预警。 张瑶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董冠洋)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
7日起,中国东北陷入今年以来最严重空气污染。沈阳PM2.5(细颗粒物)浓度一度“爆表”破千,东北21城陷入重度或严重污染,内蒙古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记者查阅环境监测总站实时信息发现,9日18时,中国北方已大部分陷入“霾伏”,自东北、山东、京津冀、至中部地区,由重至轻被深浅不同的标识覆盖。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9日分析,本轮空气重污染主要受供暖期污染排放影响,加之大气扩散条件不利,预计10-14日东北大部分地区仍将持续中度至重度霾。
在中国似乎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供暖季”等于“雾霾季”?环保部监测显示,供暖季,全国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均比全年平均浓度高20%左右。2014年,京津冀地区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88微克,供暖季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11微克,是全年的1.27倍。
中国北方供暖的传统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每年11月15日前后北方开始集中供暖。事实上,供暖与雾霾本不具有天然联系,但中国广泛采用的燃煤供暖导致大量污染物排放,加之冬季的静稳天气,使“供暖季”与“雾霾季”总是联袂出现。
为应对冬季集中爆发的大气污染,中国环保部10月29日紧急部署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提前完成优质煤存储工作;优先使用超低排放机组发电,加强燃煤锅炉污染治理,并称将对地方官员和排污者“严格督查追责”。近年来,中国北方各地也在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供热计量改造”和“老旧小区的供热管网改造”等措施。
中国官方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和民众“获得感”的关键短板。为了彻底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中国正在以空前力度重塑环境治理。在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绿色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按照中国官方承诺的治霾“时间表”,到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立“军令状”治霾;中国政府重塑环保监管体制,重罚违法排放,财政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治霾,并加速淘汰过剩产能、优化能源结构。
对于中国民众而言,雾霾一词迅速由陌生变得熟悉。2011年,大多数中国人尚不知雾霾为何物;2012年冬,中国1/4国土面积、约6亿人受雾霾影响;2013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2014年许多中国人已习惯备好口罩,坦然迎接雾霾数轮更迭。
今后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人们希望,强力治理能够使雾霾尽早消失在每一个本应诗意的秋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