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东莞探索:向过剩产能“动刀”

18.01.2016  11:14

■樟木头塑胶专业市场。(资料图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2016年伊始,在东莞创业的陕西籍70后晏鹏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刚刚从笼罩在整个塑胶产业的产能过剩阴影中走出来,成功将库存减少了七成。

“去年一直在消化产能、降库存……技术升级改造这一项就花了近300万元,还开发了定制化生产系统。”晏鹏的2015年,无疑是艰难的,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条路虽然不好走,但如果不走,“随时都有垮的危险”。

晏鹏的2015,是整个东莞塑胶产业在过去一年里不遗余力化解过剩产能的缩影,这也被看作是东莞产业层面开始自发地寻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的路径。

事实上,自去年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高频词。去产能如何攻坚?降成本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怎样调整?地方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地?均已成为各界广泛思考的课题。

而在东莞,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到各项要素供给、政策供给体系的改革,已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拉开了帷幕,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东莞的生动实践。

向过剩产能“动刀”

东莞作为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城市,从企业到产业层面,已开启一轮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探索。除了造纸等“两高一低”企业,塑胶、家具等传统优势行业也纷纷向过剩产能“动刀”。

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东莞作为国际知名的制造业城市,从企业到产业层面,已开启一轮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探索。

2009年,晏鹏辗转从深圳来到东莞, 投资 创办了东莞市宝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常平镇专注工程改性塑料生产。当时,正是全球 金融 危机肆虐的年月,在出口形势严峻的背后,材料需求转向本土化也随之明显。对晏鹏等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鼎盛时期,公司销售业绩一度冲上了5000万人民币。”忆起往昔,晏鹏显得有些兴奋。

不过,晏鹏很快就感到了另一种压力——产能过剩。他说,产能过剩带来严重同质化、产品低端化,其同类产品的厂商在周边比比皆是,最后必然导致价格战。“行业交易平台上,排到最前的往往是最便宜的产品。”

华南地区知名塑料交易平台普拉司总经理党雍,对产能有着敏锐的观察。他认为,随着中国石化产能的增加和塑胶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华南塑胶产业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逆转。同时,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处于高端产品生产不了、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的尴尬状态,持续低水平、恶性竞争。

产能过剩导致高库存,而为了去库存,很多企业的这种做法也属无奈之举。晏鹏不可例外加入了这个行列,“我们为国内手机厂商提供手机外壳所需的材料,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以价格优势去争抢客户,实际上是一种以成本优势换客户的经营逻辑。”

2015年,随着下游需求持续萎缩、货款风险加大、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凸显,企业经营日益艰难。在此背景下,解决产能过剩所导致的高库存成为了晏鹏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投入了近3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另一方面,走向定制化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研发客户所需产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晏鹏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库存少了至少70%,而且效益更高。”晏鹏说,以前为了获得成本优势,他和同行一样到处寻找效益不好甚至濒临破产的原料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大批进货囤积,“成本就是优势啊,谁拿到了这样的货,就意味着竞争力”。现在,他要做的是以技术解决客户的问题,然后批量生产,比拼的是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这种选择,效益来得更高。

在塑胶企业努力去产能的同时,作为国内有名的塑胶原料交易的集散地,樟木头也在尝试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化解过剩产能。目前,樟木头正在把塑胶市场从单一的塑胶原料交易升级为集高端塑胶制品、塑胶模具机械、科技成果、仓储运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会平台,延长塑胶产业链,从而打造“塑胶产业重镇”优势。对东莞塑胶产业来说,这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大利好。

不仅仅是塑胶产业,东莞另一大传统优势产业——家具业,也开始向落后产能“动刀”。去年,厚街制定了《厚街镇家具行业整治工作方案》,  明确将于2016至2017年集中力量推进家具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并计划设立家具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通过落实奖励扶持,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在长期被产能过剩困扰的造纸业,东莞也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早在2014年,东莞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东莞水乡特色发展 经济 区“两高一低”企业全面整治与引导退出的若干措施》,要求“两高一低”企业在2015年底全面退出水乡。其中,造纸行业成为“重点”。而到去年7月,我市已完成对51家造纸企业的关停工作,比此前设置的最后期限提前了近半年。

与此同时,东莞近年来还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着力倒逼造纸、漂染、洗水、电镀、制革、印花6大行业重点污染企业按高标准达标排放或有序退出,  并印发了《东莞市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革新要素供给

东莞改革政策供给方式、以政策引导供给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的努力已然迈开步伐。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四大要素的优化配置方面,东莞也快人一步。

自去年11月中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各地已开始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落地的有效路径。在去年12月24日召开的东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也特别强调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部署,全面落实到东莞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中,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的重要起草者杨伟民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主要是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激励创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减少政府不正当干预等。有专家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以促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四大供给侧核心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事实上,东莞改革政策供给方式、以政策引导供给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的努力已然迈开步伐。

近年来,东莞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纸证照连锁撬动30多个政府部门、330多项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东莞不断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创企业集群注册,在地级市中率先推行住所登记管理,以及探索出市场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全省、全国改革探索出东莞经验,同时也不断释放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全市各部门共压减行政审批事项近300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达68.1%,39个单位审批时限压减幅度达50%以上。与此同时,全市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比改革前增长约三成。

不仅如此,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四大要素的优化配置方面,东莞也快人一步。去年4月,东莞印发《东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随后又密集出台了十多个涵盖企业研发投入、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这意味着东莞全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和创新环境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革新创新资源供给方式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资本要素方面,东莞在去年出台了《全面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推进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以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金融业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同时,作为东莞市首家以财政资金为背景的新型金融机构,东科金融集团也于去年下半年正式亮相。在专家看来,这不仅是东莞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由“拨”改“投”的一大步,也是东莞改革资本要素供给方式、引导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在产业内部,革新要素供给体系的尝试也在不断进行。比如,盟大集团试图通过大数据解决塑化产业链融资难题,并通过打造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产业链综合服务;东莞天安数码城则联合20多家四众平台成立了东莞市四众联盟,旨在通过打造新的创新载体优化创新要素供给,整合社会资源解决企业、行业、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产业优化促进供给侧改革

有专家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是东莞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东莞还应该开辟新思路,通过政策供给的改革,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引导。

对于志在打造中国制造样板城市的东莞而言,如何厘清接下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无疑是当前全市各个层面都在思考的课题。而就在本月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在接受采访时已提出我市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思路:即“以产业优化和产品升级促进供给侧改革”。

长期研究东莞经济的著名专家、中山大学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林江认为,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抓手之一,化解过剩产能不仅对东莞,对于全国各地来说都有一定难度,会面临较大阻力。“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落后产能进行升级。”林江表示,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是东莞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

作为在市场搏杀多年的企业主,晏鹏也并不否认,高端产品现在仍然适销对路,有源源不断的需求。在他看来,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走创新之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都可尝试。

“不过,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难,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林江认为,在这样的局面下,东莞应该开辟新的思路,通过政策供给的改革,将传统产业向东莞有条件发展的新兴产业引导。“比如 健康 产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等,都是很好方向。”林江说,要在增量方面下功夫。

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布局。在林江看来,向哪些产业引导、以何种方式引导、由谁来整合资源、产业链如何构建,都需要及早进行深入的研讨并谋划布局,确定明确的方向。林江建议,东莞可以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为中枢,围绕其整合产业链资源,逐步带动完整的产业链在东莞形成,促使整个产业在莞兴起,也能够达到化解落后产能的目的。实质上,也就是以化解产能过剩为契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低级向高级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看,推进供给侧改革不仅关乎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东莞服务业同样是一个机遇。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专家张林云表示,东莞应积极改善和创新多个服务业营商环境,升级、优化东莞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大力发展东莞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并加快推进东莞生活性服务业结构升级、质量提高、效率提升。“东莞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将围绕着服务供给结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三方面持续进行,这不但将为东莞工业经济转型提供服务支撑和保障,也将成为东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值得期待的产业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