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供销合作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0.07.2018  12: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总要求,找准定位,努力作为,发挥了为农服务作用。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过程中,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探索中寻求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助农服务基础较薄弱。各区供销联社现有为农服务工作重点不同,资源分散,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业务经营阵地丢失严重、扩展困难、管理成本高、辐射带动能力弱;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资金短缺,发展滞后。农资流通业务逐步向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但服务规模和组织能力还不符合现实需要。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逐步扩展,联合庄稼医院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但所占比例还比较小,服务能力弱。很多基层供销合作社面临历史债务包袱、经济基础薄弱、业务资源良莠不齐、经济效益不佳、缺乏新业务开拓来源、发展活力不足、缺乏开展助农服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问题。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农民,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对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为农服务业务、流通网络建设、经营服务主体培育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三)人才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社有企业缺少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仅占12.8%,取得中高级专业职称的仅占0.31%,普遍存在人才引进困难、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基层供销合作社更是面临人才队伍老化、新知识、新技能缺乏、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农服务的现有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吸纳社会人才的能力不足,人才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供销合作社提升助农服务能力的重大瓶颈。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全国农业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滞后、总量少、发展层次不高,所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民需求、农业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和资金占全国份额较小,发展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运行机制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运作发展资金短缺、人才缺乏。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发挥自身优势,夯实助农服务基础。一是开展村社共建,促进乡村善治。积极与村两委合作,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广泛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活动,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不断促进乡村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和谐有序。二是加强社农利益联结,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以更好适应市场;同时,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工作,发挥示范社带动作用,着力抓好参控股合作社发展。三是探索新型组织体系,带动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基层社+专业社+农户”的组织体系,通过产权介入、项目支持、资产合作、业务带动等方式与基层社融合发展。四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村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推广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开展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五是有序实现再生资源企业的转型升级,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城乡回收利用网络功能。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积极承担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职能,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在机制、人力资源、物流、设施、平台等方面开展“两网融合”。六是打造冷链物流体系,适应消费新需求。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适应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居民对“优质、绿色、安全”高质量日用消费品的新需求,推动物流平台建设,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和直采直销。 

  (二)寻求政策支持,推动综合业务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大平台。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整合利用农村商贸、交通、邮政、快递、供销等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打造区、镇、村三级助农服务平台,丰富助农服务功能。二是统筹协调,重振基层社。区级供销合作社和基层供销社是助农服务的主要发力点,鉴于目前区级供销合作社和基层供销社存在历史包袱沉重、运转资金较少、业务人才缺乏等问题,可考虑成立专项资金,统筹协调,在资金使用、人才吸纳的方式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发挥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前沿阵地作用。三是争取支持,建设物流园。在项目选址、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进供销合作社在广州建设枢纽型农产品国际冷链物流园,打造全国供销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枢纽及关键节点,提高广州市配置农产品流通资源的能力,更好分享农业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资源。 

  (三)探索科学模式,完善引才用人机制。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破一味追求“高精尖”的传统理念,着眼乡村振兴实际,培养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的“土专家”、“田秀才”。二要大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政策引才、外出引才和就地引才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三要积极打造吸引人才亮点。重点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资金进入,以资金流动带动人才进入,通过产业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健全法律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发展,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