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煊:不要过度依赖新三板 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

10.11.2015  11:18
11月7日,易三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中心、京师律所联合主办的《低潮期新三板的投资并购逻辑》讲座在贸大举行,当天,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了3982家。每个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  人品好,有核心能力,这个企业就可以开始上市,往前走。

原标题: 周煊:不要过度依赖新三板 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

  11月7日,易三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中心、京师律所联合主办的《低潮期新三板的投资并购逻辑》讲座在贸大举行,当天,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了3982家。在讲座现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周煊针对影视产业与新三板这一话题,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影视公司由于自身特点与新三板比较合拍,但是也不应该一味依赖新三板,应该保持积极态度,在上新三板的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以下为周煊演讲内容:

  上新三板后 钱 就 在外面等着

  今天我主要围绕三张表给大家讲,这是新三板已经上的影视公司,我们再看创业板的核心影视公司的状态,、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我把比较大一点的列出来了,我们比较一下创业板和主板,还是新三板之间的差距。

  这跟我们的产业格局是有关系的,上了创业板的公司现在做的跟我们在座的各位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自己在公司,天天讨论的问题都不是某一个项目的问题,都是占山头的问题,我们把中国哪个产业要吃掉,哪个产业被别人占了先机我们就放掉,哪个产业要国际化拿下来,都谈话这个问题,基本上是5个亿以上的事情都不考虑了。

  所以,他们这些公司和上面这些公司要做的事情,我告诉大家在十年以前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五年以前做的事情开始不一样了,到现在完全就不一样了的,中国一个最大的特点喝头汤最是不吃亏的,我告诉你三年以前都不上新三板,税要规范要多交税,还得交中介费,上了以后还全部都透明掉,中国的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不能透明,赚的就是不透明的钱。

  所以,有些公司就因为这种运营,导致了自己这一辈子都上不了板,为什么?因为它赚的钱不透明。但是你看最早透明的公司现在是这个状态,这些公司的市值,这是截止到2015年11月2号。最高的是华谊兄弟500个亿,华策240个亿,光线是369,华诺百纳是202亿,长城影视大概125亿。

  也就是说他1%的股权出去,回来都是几个亿的现金,就这个概念。可能我们现在很多公司在融资的时候,这个压力是很大的。这些公司你要能上去的话,除非你笼络了一个非常牛的人才,一个还不够,得两个、三个,因为你从吸引人才的角度来讲,你远远没有这个公司有这种财力,所以我们定好位,你知道这帮人干嘛的,这帮人是龙头,你要跟龙头去争,已经错过先机了。

  华诺百纳就是最典型的,我们大概是2010年上市,上完以后半年整个IPO就停了一年半,我们要是半年前没有上,晚半年,我们估计上的就是新三板了。市值就是5个亿了,现在我们市值是200个亿。华诺百纳有一次融资的时候,听他路演完以后投资人都跑了,这是没上市之前,现在根本就不会跑了,你要融多少个亿,大量地钱在外面等着。

  新三板的当年也是一样,现在今天的新天地上了板以后,融资是4000万、融资1个亿,它没上板之前没人理它,它上完板块以后,它的融资能力完全不一样了,就是1.5个亿。它有了1.5个亿,2014年它做了1个亿的销售收入,2015年它才435万。

  影视业盈利不稳定是“硬伤

  就是说,现在这个影视产业非常难做,不是一般地难做,就是拍了很多好片子的公司,仍然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大家可以看一下,上这个新三板,就是说在整个问题上,企业家应该考虑一个问题,这些公司为什么要上新三板,这两年明显这个风向就变了,我是的没错的话,刚开始上市很少有公司做,后来是2014年到2015年是积极地被上市公司收购,结果这一轮对赌下来,基本上有很多公司对赌完了都不灵了,现在积极地要上新三板。整个市场逻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从这些上新三板的质量来看,其实我个人认为也不是那么高,大家看看他的销售收入,你就知道很多公司都是以百万级的,2014年10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他一年卖了489万,你看典雅天地,看看这些数据500多万,同学们一看,我也能上,一个项目就上了。先走一一步,主动权相对就大一点。

  影视公司是这样的,它的盈利大家看一下,就挺不稳定的。比如说,像青雨传媒也拍了一些很好的片子,好像《潜伏》、《别跟陌生人说话》都是它的,还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它好的时候一年的收入大家可以看到可以到1.8个亿,这真的相当不容易,我不知道中间有多少应收账款。到了2015年,它才4000万。

  在这个市场很火的时候,我告诉大家像青雨传媒去融资的时候,对它估值会很高,我记得最高的时候是13个亿。但是它完不成,因为他对赌要赌亿7000万的利润,最后它往往只能完成4000万多,差很多。很多影视公司现在已经慢慢地被别人看透了,其实影视公司的盈利是非常非常不稳定的,在这个行业来说。

  我自己接触过很多行业,影视行业的不像我们传统消费品行业,传统消费品行业东西卖出去之后,收入非常稳定,品牌起来以后,慢慢地往上走台阶,影视是一种上窜下跳的业绩,好的时候就往上窜,不好的时候往下。

  项目的这种上下波动怎么样去抵消掉呢?抵消掉的办法其实只有用规模去抵消,也就是说你同时铺开一个片单,你有财力,然后用这个片子大赚,那个片子赔了,那个片子平了,然后这样一平移下来,整个影视公司的盈利就相对比较稳定了。

  这个就是华谊兄弟、华策他们在做的事情,它不是靠一个项目去赌未来,但是我们新三板的公司,90%以上的公司,是靠一个项目或者某一个系列赌未来,这个性质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主要围绕几个问题来讲。

  问题一:为什么要上市?不上可不可以?

  问题二:影视企业上市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问题三:我可以上创业板,我为什么要上新三板,原因是什么?

  问题四:上了新三板又如何?是不是意味着你的前途就光明了,然后我们自己未来跟资本商对接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在这些问题上面跟同学们做一个探讨。

  上市首先是 帮助 企业成长 其次才是融资

  第一为什么要上市,其实我知道在投行人眼里面,一句话就是上市就是要融资,要是不融资我上那干嘛。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大家记住一句话,一个公司要上市,是因为这个的企业家想成长,上市和不上市这个老总的知识结构和对人生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要一上市会计事务所会告诉你要这样这样,律师事务所会告诉你要这样这样,投行会告诉你要怎么样。

  然后你自己在估值发展规划的时候,你发现赌一个项目不能赌,你要稳定地成长,一定要永远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间,这个企业家是被扯着往前走。所以,这一个公司没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老板的谈吐水平都不一样了。

  上市之前一定是谈这个项目怎么样,怎么把人家整进来,它知道这个行业项目的风险,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匠,上市完以后,他发现他是一个企业家,他要安排好的各方面的资源,要把人笼络住。

  所以,一定要记住上市除了融资之外,比它更重要的是你的企业和你的团队成长了,你能够有格局驾驭更大的视野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很多已经上市的影视公司的老总能力是不足的,眼界是不就开阔的,看问题穿透力是不够的。

  这个就是我们上市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

  上市的第二目的我个人认为才能融资,新三板就解决了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融资的问题,我个人这样理解。新三板跟主板的相差还是非常大的,差在什么地方?差就差在流动性很差,当一个市场没有流动性的时候,它的投资者是退不出来的,所以它的估值就会比较低。而创业板、主板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

  但是它的流动性虽然差,但是它未来的流动性可能好,就是你投了,最后把股票接到你户的户头里面,至少你保证你账户里面是一个合格的,原来是查一下你到500万就可以了,现在有的律师比较紧张,或者比较严的,他会在第二天交材料的时候,前一天他要你传真过去,你的账户里面是不是有500万,这就把绝大多数投资者全都拦在外面了。

  如果你把这个门槛往下一降,主板的钱肯定就往这边流,这边一流主板就扛不住,所以国家暂时不会做这个事情的。我们老百姓现在都搞怕了,搞了半天这个钱挺难挣的,你像碰到6月份那种行情,连续两个月千股跌停,偶尔千股市涨停两天,那两天是把你装进去,最后一直装到底下。

  我们现在涨跌均无节操,我们老百姓的忘性是很大的,三个涨停什么都忘了,投资这个东西水是很深的,能够在股市或者投资市场上持续稳定盈利的人是极少的。

  第二个我们说公司的上市的核心概念就是要融资,你没有上之前谁敢把钱给你,因为人家不管怎么把钱给你,你都是大股东,我说得对吗,人家都把钱都交给你玩,他就赌两件事情:

  第一:你的公司有核心能力。

  第二:你这老板有人品。

  人品赌错了,那他只能是认倒霉,所以同学们注意了,你以后想在资本上对接,在江湖上留一个好的口碑是很重要的。你看这些大公司的掌门人,基本上还算厚道的,至少看起来是厚道的,他要做上市公司的话,他会越来越厚道,为什么?各个机构会监督他厚道,你不厚道你损失大。

  企业核心能力是收入和利润的保证

  第一:要有核心能力,真的是这样的,你要不反省自己有没有核心能力,要想上市难度是很大的,有人说为什么要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获得未来持续收入和利润的保证。要是没有核心能力,比如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叫康洪雷的,他的核心能力就是会拍打仗的戏,块把握的很好《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枪声有炮弹,他的水平就会展现出来,要给他来一个侠骨柔肠估计难度很大。因为我看到他就是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样,怎么很深的理解儿女情长。现在高颜值、都市言情、搞品牌植入的戏,他不一定能拍,可以试一下,试完就知道了,就像拍《甄嬛传》的不一定能现代的片子,这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

  人品好,有核心能力,这个企业就可以开始上市,往前走。但是上市又是很难的,难在几个地方:

  第一,盈利不够稳定,这是行业的大缺点,今天搞一下、明天搞一下不一定搞得中,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第二,收钱太难。拍电视剧的为什么现在转拍电影。电视台现在也穷,也是没办法,被网络整得要命。

  第三,过去的运营不规范。现在稍微好一点,当过去的运营不规范的时候,就过不关了。讲得很简单的,我们很多企业投的时候,很多白条,当他有很多白条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入成本帐,最后公司怎么弄。会交很多的税。

  第四,影视从事业走向产业目前为止才12年,2003年国家出台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中间12年间,懂经营管理和现代资本的人才太少,我们做了影视EMBA培训这么长时间,其实有很多大编、大导、大演,都是非常聪明、有天赋,刻苦的,但是真正受系统的商业训练是很少的,这行还不是很规范,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上市会有比较大的难度。

  我觉得大家坐在这里,或者是投资人,想投影视产业,或者是想把企业做好,或者想在影视工作的,这个时候应该对影视企业上市的难度应该要有充分的概念。

  那么,为什么要上新三板,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主板不让上了,昨天把闸又打开了,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多命苦,钱都已经放在账户上了,国家说要救市,又把钱拿走了。我估计大概有十几个企业,不是哭了能解决问题的,是带领大家集体痛哭,昨天晚上估计又笑了。

  不上新三板 融资难度 更 大

  目前来看,听党的话、跟党走,时间长了还是不会错了,肯定的,要有信心、坚定。所以我们说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第一,主板现在门槛太高,不好上。

  第二,现在不上新三板没有这样一条路,融资难度大。我有那么多想融钱的新板公司,为什么要把钱交给你。

  刚才我们讲了一个条件,公司人品好,还有一个公司运营规范,所谓的上板就是把你变成股份有限公司,让你运营规范,在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压力下你必须运营规范,而且新三板的老大,经过会计师事务和律师事务所的多次约束和规范,脑袋里面也有习惯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以后非常麻烦。在心里有数的情况下,企业运行规范了,人家把钱交给他给放心。这是一个上新三板很重要的原因。

  上新三板之后 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

  那上了新三板又如何?其实不如何,上了新三板,看今天下午的证监会开会通过的新三板分层决议,你上不上新三板,做企业都应该有一个想法,就是过日子。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讲,不上也能过下去,上了以后可以过得更好,要是没了新三板就活不下去了,那怎么办,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自己有核心能力,能够过日子,现金流是健康的,然后再向资本市场抓住机会往前走。

  所以新三板一定要上,但是没有新三板自己也能过日子,抱着这种想法往下走,这个时候可以走得更长远一点,其实上了新三板现在还不能怎么样,流动性又差,如果了新三板,又没有融到钱,那确实挺命苦的,要是没上新三板,你也融到钱,老板人品好、商业模式清晰,PE战略眼光很大,我和国内的几家机构合作过,他们现在已经对影视产业摸得很清楚了,刚开始是什么都不懂,最早的时候可以看一下,熊猫烟花诟病的那家公司,后来又撤到了,按照净资产的10倍去买,都是完全不懂,一想到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这个公司走在前面,马上觉得这个未来肯定很光明,直接把钱投出去了,现在融资机构都非常的聪明,因为大部分的对赌都没有成功,就发现影视产业不靠谱,他们会非常仔细的研究,这个公司有没有核心能力,这个公司目前状态怎么样,未来有什么项目可以保证,团队是不是稳定,会用非常专业的说法去衡量你这家公司有没有竞争力的时候,什么事情不是那么好糊弄了。过去我们都说把金融机构钱先弄进来这样的逻辑做事情,现在不是这么容易的了。

  所以上了新三板要是能融到资,就可以,如果融不到的话也得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做起来,核心能力不做起来最后的结果仍然不乐观。这么多公司,我们可以再过几年看还剩多少家。

  我告诉大家这几家公司应该还在,像华谊兄弟、华录百纳、光线传媒、长城影视,这里面危险一点的就是长城影视,基本上都会在,但是这里面的公司就不好说了,大家看这中间有多少融到资本?2014年融资量,金天地是最少的1.5个亿,估值10个亿,怎么也觉得2015年上半年收入变成这样了,说明原来的底子真的很差,不然不会这样,没有一点平滑性。我们中国林林总总能够上板的公司也都在这儿了,后面再排个大概多少家,基本上的情况是,500万的销售收入,上千万相对来讲就比较有体量,收入才上千万,这个公司利润居然有1000万,不知道怎么整出来的。一到2015年抗不住了,100多万,但是没关系,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亿的融资。如果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未来,那些投资机构拿到钱总要投一个,实在不行就矮子里拔高子,想投华录百纳投不进来,华录百纳融资对象要不就是大机构,很多人排在后面根本进不来,稍微一犹豫,别人马上把钱打进来了,根本不会等你,我们会超募很多钱。有的机构一看去过会,一过会就慢了,我们就保证两种人:

  第一,坚定的与我同行的人,我说要融,马上要定,下午就把钱得到可以。

  第二,一直跟我在一起的人,我们有的股东从很早就跟着,一直没卖。华录百纳最早的时候跌了很多,他一直跟着,最后还要把钱放进来,其他的不坚定的就算了。

  但是问题是,还有很多钱到不了这个级别,或者上市公司不一定看得上,但是还得投,就投了这种公司,稍微看着强一点的,金天地、金美影业这些,金美影业就是做海外影视剧发行,《飓风营救3》就占了6000万收入中间的三四千万,这种公司还处在一个项目生和死的状态。一个项目能定这种体量企业的生和死,融到一次资又如何,把那4000万烧完了,如果没有核心能力,最后还是死。

  所以结论就是,隔三五年还是很多要死,再死就是死透的,新三板这次把很多要死的都整活了,因为中国的很多钱往影视产业冲,这种出钱的机构都是没有找到投资标的的,突然一看可以上新三板了,可以讲故事了,人家勉强就投了,投出去的钱,就是泼出去的水,变成了销售收入,资产负债表体现为应收账款。这样的话,实际上这些公司就相当于被延续了。

  没有独门暗器 钱花光还是死

  可是由于我们现在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风险极大,这钱烧两年,把想烧的项目给烧完了,要是没有独门暗器把这个钱花得好的话,最后的结果还是消失。也就是说这些勇于堆新三板的公司,凭借自己前瞻性的资本市场、战略眼光,为自己争得了多活三年的机会,三年以后拭目以待,多数跟我们的并购一样,最后还是个死。

  当然死有很多办法,比如说自己投靠了,最早的时候新三板没有起来,大家走的路都是这个,熊猫烟花的华海时代,当时并购完直接六七个涨停上去,我还挣了不少钱,最后都不灵了,熊猫烟花最后靠转互联网金融什么的,长到天上去了。现在比较好的大唐辉煌还可以。

  过去的这些影视公司基本上都是靠已有的上市公司购并现有影视企业的龙头企业,所以大家要注意,干这个事儿没有干成的,去干了新三板的事儿,不同的路看能不能走通,要是能走通就走通了,没走通就做新三板了,你看,被上市公司收购一般是10到12倍的市盈率,收购完以后由于业绩承诺导致业绩上涨,基本上股票会涨一倍,这就是20倍,但是如果自己上创业板的话就是五六十倍了,还融到一笔钱,当然是IPO好了,可是IPO太难了,我们国家喜欢一旦股市不行就把IPO停了,这个时候就被收了。这么多公司都带有并购色彩,科顿就被华策收了,这中间比较好的收购就是华策收购科顿,还有我们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像湘鄂情收购中视精彩地理传媒,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以后谁来收你,一定要选老大的,在江湖上行走,就是跟着老大混,老大没找好就是完蛋。

  那怎么样找好老大?首先江湖上要有人品要有口碑。

  第二,他真的要爱你这行、喜欢影视,他连你都不喜欢,把你当成政策的工具,你怎么干得长久,任何一家公司去转型的时候,他的上市公司是在影视板块做一个战略转型,战略转型里判断确实是可行的,再考虑被不被他收,去谈各种条件,如果这个老大是不靠谱的,他的转型只是为了这个概念,把股价长上去,显然完不成对赌,为什么要赌呢?去看一下中视精彩和地理传媒当年的财务报表,我是看过的,我很诧异,一个销售收入才四五千万的公司,怎么敢承诺净利润是四五千万,税后净利润乘以5是你的销售收入应该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说你税后净利润要承诺是5000万的话,你的销售收入要达到2.5个亿,你前一年才4000万的收入,今年怎么可能到了2.5个亿,明知不可为的事情而为之,意思就是你们要合谋来挣股市的钱了,想这么干的同学,最后落一个不好的下场,也就认了。

  所以我们说的问题是,像这种都散掉了,地理传媒跟它又散了一波,现在什么状态还不知道。华海时代肯定是散掉了,蓝色火焰是很好的,文化中国是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现在还没有多好,大家想得都会好,都看重了马云。华策收购科顿是比较好的,像华谊兄弟收购永乐影视和自然长生效果都一般,但是华谊兄弟有他的独门暗器。

  影视行业要 把 项目做到极品

  影视企业未来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我给大家几条路:

  第一,如果个人能力非常强,就藏身于一个未来可以跟资本市场对接的公司,占有他的股份,长期跟他混,最后上市跟着占股权也就上市了,连公司日常运营都不用操心多好,导演、演员都可以这样。以后就不当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了。当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做一个好的被管理者,你要识别谁是好的老大。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你喜欢拍电影,你就拍,往张艺谋方向努力,同时找一个好的老大,人品好、公司还可以,就跟他一直作,走到底。有同学说能不能介绍华录百纳来前,拿华录百纳的股份,你有没有想过多亏,如果你真的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是增值的倍数不够,但是比较稳定。但是估计他要不要你很重要,是个导演有可能,比如说你是一个编剧或者是演员不一定要你,因为他是产业上的考虑,跟一个没有上市的公司,出100万未来可以征到2000万,如果跟大的比如说华谊兄弟的公司,要出2000万才能占到千分之一的股份,华谊兄弟从500亿,冲到1000亿容易吗。

  第二,你真的是能当企业家,就上新三板。实在不行就退板再上创业板,或者是退板被上市公司收购,这些都可以,你跟同行、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见面多了以后会发现,只要你想的他们都能干成,你也不用担心,都是技术活,最后只要你融到资,思路明确,你就坐在这儿,投行一堆在你面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样就可以了。但是这个路现在越来越窄。原因是江湖上已经有这么多老大。还有这么多孩子,你说你要冲出来是不是难度很大。只有一条路可以冲得很大,就是某一个项目可以做到极品,整得《奔跑吧兄弟》,那你就牛,你想想我们在微信和我们在网络时代,人天天受的刺激很多,要想再刺激就很难,而娱乐就是要刺激他,所以就越来越难。过去500万就可以做一个栏目,现在没有200亿不能做,要是不把胡歌这种人放在身边一起玩,谁看。但是他拍完《琅琊榜》以后他的身价就更上去了。所以非常难。

  但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地方就是永远都会有小的冒成大的,一年一个都有可能,我说冒成大的就是要不在新三板上市,要不被上市公司收购,但是要冲进刚才那些华录百纳、华谊兄弟那些地位,任何项目冲不了,能够冲击他们上百亿的市值,以后肯定千亿,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真的以后再能够做到跟这种公司相提并论的可能性就从金融角度出发了,这个绝对不是说光从影视可以解决问题的,那就是说成立基金,资本在后面跟着,谁好收谁,慢慢收出一个集团来,这是有可能的,就是金融挂帅,不是影视项目主导了,现在我们绝大多数全都是影视项目主导。

  我们下面讲的是第二条路就是上新三板。

  第三条路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有没有可能做出一个既有业绩支撑,叫做互联网加金融的两方面力量支持,你还是做一个相对的平台出来。这样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的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平台搭建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估计国内一两年之后冒一两个有可能,多了也不太可能了,江山已经定了,五年以前和五年以后完全不一样了,你们现在融5000万都很辛苦,人家一整就是10个亿、20个亿进来,你说你怎么跟他玩,你玩不了。

  所以大多数来讲的话,新三板就是一个跳板,能够让你跳到创业板。

  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

  最后我们这些问题的核心的答案,这里可以总结一下,还是我刚才讲的几句话。

  第一:你一定要有绝活,不要考虑上市问题之前,先要考虑绝活是什么,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第二: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企业,你一定要厚道。这个厚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任何人都蒙不了你,但是你也不会让任何人吃亏,你说你厚道被别人骗的光光的,那就不是厚道的问题的,厚道前面还有一个前提,这个圈子特别复杂,容易被骗光的,所以你一定要有精明的头脑,但是一定要厚道,你只有厚道慢慢地才能把一些核心人才团结到自己的周围来。

  第三:舍得,你手上最大的一张王牌,就是你的股权,你如果把这些股权散给了有核心能力的人,他在你这获得的增值倍数会比在别的地方高,你要舍不得这些股权,看不准人的话,这些人不会跟你在时间长的。

  感情留人下面就是待遇留人,你得让他锁到团队里面去,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把股权散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说当你又有人品、厚道、舍得,然后又有核心能力的时候,最后一点,就是要学习,你不成长、不学习,你看我每一次上课的时候,这里面都有一些老面孔的,而且基本上是我们EMBA的老学员,你们在读这个EMBA付出的代价绝对不是你30万块钱那种小事,是你这么长时间的时间、以及你学习安身立命的立场,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与时俱进的话,你想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我说不好听的话,你都看不懂这个时代的变化,你还别说跟得上了。

  那些跟得上的、创新的人哪些人怎么起来的呢?天天都在学习,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应该在今天最灵验了,还有什么事情比我们自身的成长更重要,钱一点都不重要,你迟早会明白这一点。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