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侦察兵到绣花郎,广州这位非遗传承人不简单

29.03.2022  08:33

大洋网讯 一针一线,传承千年……不久前,在康有为纪念小学举行的“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带领孩子们感受广绣的前世今生,近距离欣赏精彩作品。

除了非遗传承人,今年40出头的王新元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退役军人。从侦察兵转身为绣花郎,王新元坦言,如果没有部队两年的磨砺,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军营磨炼了我的毅力和韧性,多少次我觉得很苦很难时,最后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为了证明自己,他决心投身军营

王新元是江西武宁人,出身于一个裁缝世家。“母亲说你学一门手艺起码不会饿死,出去打工也有一技傍身。”王新元说,1990年左右,他就跟着家人学裁剪缝衣。表姑是他的刺绣启蒙老师。“看见她在白布上绣的动物,很漂亮。”好奇不已的王新元拿起针在表姑的绣品上扎了起来。“表姑没有阻止我,反而放手让我去试,这让我对刺绣越来越感兴趣,寒暑假就开始练习这门技艺。

然而,与活跃在运动场上的同龄男生相比,喜欢刺绣的王新元显得格格不入。“那时候,不少人觉得一个男生穿针引线,没事就刺绣挺‘娘娘腔’的。”为此,他承受了太多的异样眼光。王新元感到委屈和不服气,决心参军入伍,“去最远最苦的地方当兵,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

就这样,他来到祖国大西北,成为一名侦察兵。在部队,第一年,他就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提起军营生活,令王新元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新兵连的野外拉练。“那是冬日的一个周末,凌晨1点,我们在睡梦中被紧急集合的号令惊醒。”新兵们迅速穿衣、打好背包,踩着过膝深的积雪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艰难行进,有的地方雪深没过大腿,有的地方踏进去都看不到人。”半路上,指挥员多次发出“就地就寝”的指令。王新元和战友们在雪地里躺下没几分钟,听到“紧急集合”的号令,又得继续整装出发。直到凌晨5点,在野外拉练了近4个小时后,新兵们终于看到了驻地的营房。

当时我们心里都松了口气,以为很快就能休息了。”王新元说,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新指令响起:“卧倒!匍匐前进,目标营房!”回到宿舍时,他和战友手脚都冻麻了,脱下的衣服都能立起来,“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全都冻住了。

20多年过去了,新兵连的这幕烙在了王新元的脑海里。“这辈子都忘不了,部队教给我‘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他说,“当初这么苦都挺过来了,今后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做一件事就要拼尽全力把事情做好。

◉为了传承广绣,他不断开拓创新

2002年左右,义务兵退役后,王新元揣着200块钱南下广州闯荡。从月薪400元的保安做起,他很快成长为公司的保安队长、保安主管。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王新元在陈家祠看到粤绣名家吴玉珍的广绣作品。“她绣的不是传统的荔枝木棉,而是山水、人物肖像。这个让我很震撼,心灵触动很大。”从那时起,王新元心底的刺绣梦被唤醒了。他决定跟着梁国兴、吴玉珍夫妇好好学习广绣。

从最初边打工边学,到后来毅然辞职专心练习,王新元如饥似渴地汲取刺绣技艺。如今回忆这段时光,王新元感慨万千,“经常在绣架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肚子饿得不行了,才发现天都黑了,午饭还没吃。”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随着刺绣技艺稳步提升,他开始寻求变化,探寻独特的艺术语言。

荔枝、木棉、孔雀是广绣的三大主题,但我的师傅师娘开创性地把广绣的技法运用到人物肖像、风景画里,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王新元看来,发扬广绣文化,“传承是基础,创新才能发展。

2018年,广绣被列入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传统工艺振兴项目。这对王新元触动很大。他决定开始考职称、考大师、评上广绣市级传承人,“如果通过我能让大家更愿意去了解广绣,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怎样提高广绣非遗项目的生命活力?饕餮纹铜尊、翡翠玉瓶……除了创作栩栩如生的文物、生肖主题刺绣作品,王新元还大胆将广绣与科技、游戏、汽车、文创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他与团队的共同努力,开发出一系列带有广绣艺术元素的首饰、台灯、香囊、丝巾、领带、扇子、抱枕、笔袋等,将广绣艺术带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让广绣艺术能被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甚至“消费得起”。

从2010年正式创业至今,他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还开了七家门店和一家刺绣研究所,在广州、佛山、清远、扬州都有专门的刺绣生产基地,拥有上百名绣娘、十多名设计师。

一路走来,坎坎坷坷,但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王新元感慨道,作为创新型广绣非遗传承人,他会在推广传播广绣技艺的路上一直走下去,通过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广绣、欣赏广绣、传承广绣。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陈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