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侦破粤北最大制毒案缴获1.3吨毒品

15.03.2017  19:34

大洋网讯   韶关市公安局今天向媒体通报,该市侦破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粤北地区最大一宗地下制毒案,警方在行动中一举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约1.3吨俗称“K粉”的毒品氯胺酮成品、1批制毒原料和制毒工具,查扣3台作案车辆。

去年11月11日晚,韶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工作中获得一条重要线索:有一制毒团伙在外地购买制毒原料,准备运到翁源县制造毒品氯胺酮。韶关市、翁源县公安局迅速成立了“11?11”专案组,由禁毒支队长欧阳志芳担任专案组组长,统一协调指挥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案件的侦破工作。

第2天晚上9点左右,一辆从连平县开往翁源县周陂镇方向的黑色“大众”越野车进入了专案组民警的视线,侦查人员随即展开秘密跟踪。当越野车开到周陂镇双青村时,突然拐进了通往双青村委会后面的一条山坡小路。天黑路窄,分叉路多,嫌疑人很可能在周围设岗放风,民警没有再继续跟踪,而是在山脚下就地隐蔽观察。

第3天一早,为进一步摸清制毒窝点情况,民警佯装附近村民,采取绕道迂回的方法,从没有路的另一侧山脚徒步上山。一路上,一股股夹带臭味的烟雾迎面扑来,经验丰富的民警心里清楚这味道就是制毒散发出来的。

经过2个多小时的攀爬,民警到了山顶的一座铁塔边。他爬上铁塔,利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从双青村委会背后的工棚飘出袅袅烟云。民警判断那里就是制毒团伙的窝点。随后,侦查人员进行抵近侦查,摸清嫌疑人放风位置,并走出了另一条通往工棚的路。

去年11月14日约凌晨4点,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50多名精干警力分成4个小组,在白天踩点民警的带引下,分头潜入到工棚周边。天黑地险,民警难以判断工棚的具体位置。

此时,不远处的狗叫声,引起了民警注意。1组民警火速控制了1名放风人员后,另外3组民警形成合围之势直奔工棚。棚内的生活区和制毒区混杂在一起,空气刺鼻难闻。地上随处可见洗衣盆大小的红色盆子,盆内白色晶体上漂浮着黄色液体。此时,连续2天通宵忙于制毒的嫌疑人正在呼呼大睡。趁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民警迅速将他们控制。

清理现场时,民警发现盛满氯胺酮成品的塑料盆共38盆,重约1.3吨,以及制毒原料和制毒工具1批,查获作案车辆3台。同日,在惠州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民警成功抓获另外7名团伙。

据悉,该制毒工场是一间废弃的养猪场,门口是养蜂场,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参与者只有一个是当地人,且大部分是体力工,他们刚开始被招工时并不知道要制毒,直到手机被没收,制毒时才发现。

目前,1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移送起诉,2人被取保候审,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广报记者卜瑜 通讯员应春明、谭巧巧、何幸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