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桃李】侯一钊:在国际数学领域驰骋并辉煌着

07.11.2014  19:40
  侯一钊所在班有48人,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所以同学们年龄参差不齐,从15岁到30多岁都有,15岁的侯一钊是班里年纪最小的。除了年龄差距,同学们的经历和背景也各不相同,他们中有人是“文革”前省重点高中的数学才子,有人读过中专,有人是中小学乃至中专的数学老师。四年里,与这样一班同学朝夕相处,侯一钊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那时班里的学习气氛和那些老同学,对我一个15岁的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侯一钊十分珍惜当年那个充满才智的集体,对曾经培养教育过他的老师们也充满感激。
  从法国留学回国的卢文教授经常给同学们讲他熟悉的大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从事数学研究并做出一番成绩。大四的时候,侯一钊在卢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中学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这让他得到了“如何做数学研究”的启蒙教育。
  起初,由于对数学研究没有深入地了解,侯一钊随便写了一份东西就交给了指导老师李德前教授,结果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李教授事后把侯一钊叫到宿舍,指出侯一钊写的东西毫无创意,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创意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李教授的话让侯一钊感到十分惭愧,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我一直记得那次谈话,是李老师改变了我对数学研究的认识。我今天能做出‘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得感谢李老师的那次谈话。
  “在华工,我得到了最好的大学数学教育。我是在华工长大的。”谈及母校,侯一钊如是说。

 

敢于挑战 勇攀高峰

 

  1983年,侯一钊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深造,在博士论文中,他和导师提出了一整套用于计算多重空间和时间尺度物理解的数值计算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应用数学界的极大兴趣。当他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时,一些著名大学和数学研究所纷纷向他发出聘请信,他最终选择了到世界著名的应用数学研究所——柯朗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关于“二维与三维欧拉方程点涡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的研究在应用数学界曾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该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点涡方法是不稳定的”,一些著名的数学家也给出了为什么不稳定的解释,但在流体力学领域的一批应用数学家持不同观点。侯一钊在UCLA时就接触了“点涡方法”问题,那时他就没有轻易接受那些名家的解释;来到柯朗研究所后又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并越来越怀疑那些解释。
  他把自己的想法与研究所的一位著名教授讨论,但被其彻底否定。1988年的感恩节,侯一钊没有像其他人

候一钊(左二)出席国际双曲类型偏微分方程专题研讨会 
一样回家过节,而是留在研究所继续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他把似乎毫不相关的“点涡方法”的各种特征连了起来,并最终证明了点涡方法是稳定和收敛的,这也平息了长久以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因为这一研究成果,侯一钊被柯朗研究所正式聘请为助理教授。在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里,很少有人能从做博士后工作的研究人员转为正式职员,但侯一钊做到了。
  “侯一钊在科研上深具魄力,从不被主流的数学方法或者权威的观点束缚住手脚。他的很多研究方法都独树一帜,对问题的观察角度也与众不同,有时甚至是反传统的。凭着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科研的热情与执着,侯一钊在很多别人认为难度很大甚至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上都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与侯一钊一起做过研究工作的同行如此评价他。
  自身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侯一钊还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培养出许多人才。早在2002年,他就培养出了6个博士,并指导过4个博士后,其中3个博士都获得了优秀应用数学博士论文奖。在教学科研工作之外,侯一钊还担任过许多职务。从1992年开始,侯一钊先后担任过15个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的编委。侯一钊说:“担任的那些要职,既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 从华园筹建起,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一直流淌在每一个华工人的血脉中,而侯一钊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正如王迎军校长在201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期待同学们“躬行实践,在使命的担当中成为更卓越的自己”一样,侯一钊一直是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

 

坚持不懈 超越自我

 

  科学家是不是有着优于普通人的智商或天赋,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实则不尽如此。
  侯一钊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农村度过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也没有从小就立志成为数学家;上大学时,看

  侯一钊与夫人张钰钏出席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就职仪式
到同学读书做题速度快、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强,还很羡慕,感叹自己没同学们聪明。“做作业遇到做不出的题目时,我就把书多看几次,不放弃,努力把问题的相关概念搞明白了,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题的方法,而不是急于通过看题解去学习解题的方法。”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UCLA前,曾有亲戚朋友认为学数学没前途,劝侯一钊改学其它专业。“我喜欢数学,做数学研究就像在一个神奇的迷宮中寻宝,我乐在其中。”侯一钊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在数学。凭着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侯一钊在追求数学的道路上的一步一个脚印,执着不懈地努力,最终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有时,科学研究犹如在一条孤独而寂寞的路上跋涉,在这个过程中,是爱、勇气和执着让我不断地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一步一步地向前。”谈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侯一钊十分感慨。

  面对科学发展的潮流,侯一钊跨学系学习,从“交叉学科”中找寻学说的结合点,找寻自己的定位;在数学道路上,他不盲从权威,而是带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坚定地前行。侯一钊校友的数学生涯完美地诠释了华南理工大学“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相信在校训精神的感召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华园学子在各行各业、各个工作岗位上不断成长、成才。


华园桃李》第5期团队

文 字:臧江江
图 片:资料及网络图片
编 审:柯 宁 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