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便民服务措施 促进政风行风转变

04.07.2014  13:43

实施便民服务措施  促进政风行风转变

中山市各公证处推出八项便民举措 

        为进一步加强公证行业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市各公证处按照“充分履职、规范履职、诚信履职”的总要求,将“便民利民”放在首位,在坚持严格依法办证的原则下,不断创新服务细节管理,努力提升公证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和社会效益,推出八项便民举措。

        一、实行首问责任人制度。各公证处在醒目位置公示公证业务范围、办证流程、收费标准等信息,在公证服务窗口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当事人的需求一次告知,负责到底,做好“限时、延时、增时”服务,对材料齐全、事实清楚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公证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切实做到“不拖拉、不推诿、不延误”。

        二、设立公证“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各公证处除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外,对于一些存在特殊情况的群众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如重病、残疾无法来公证处的群众及羁押在监狱、看守所行动受限的等特殊人群,提供派公证员上门办理公证的服务。

        三、灵活机动调整前台服务窗口,保证群众办证顺畅。一是根据办证人次与办证量调整前台窗口。对办证大厅的群众排队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办证群众多少灵活机动调整服务窗口,除常设的办证窗口外,还特别安排三名后台人员作为机动窗口,在办证高峰时间段作分流之用。二是办证大厅设置负责人值班专门窗口。掌握群众办证情况,对咨询群众与耗时较长的办证当事人进行分流,减少咨询的群众排队人次和等候时间,确保服务高效有序进行。

        四、开展“公证处开放公众日”活动。将公证工作的办证程序、运作、收费等向群众社会公开,让大家了解公证、知晓公证。各公证处邀请各镇(区)村委、社区负责出具公证文件材料的相关人员前来处内参观,就办理公证的流程特别是证明材料的要求进行详细讲解,示例。通过该项活动,极好的促进了各镇(区)村委、社区对公证的了解和支持,出具符合公证处要求的证明材料,避免了群众的奔波之累。

        五、充分利用公证处核查职能,解决群众举证难的问题。对于异地的群众办证,或是涉及久远年代的出生、继承等公证,由于群众举证困难,公证处充分利用核查职能,积极与相关公安、行政部门接洽,协助群众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既确保了证明材料的真实、有效,又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费用成本,为办证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六、加大公证宣传,落实公证公开。各公证处都将全体工作人员的照片、姓名,办理公证事项的证明及依据等向群众做好了处务公开,并设置投诉意见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建议。同时,针对办理不同的公证事项,制作办理公证所需提供材料的清单,以书面、口述等多种方式公开告知办证手续,让广大人民群了解公证工作,不断提高公证工作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公证社会公信力。

        七、在镇区一级设立办证点,方便群众就近办证。我市公证处将公证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农村延伸,扩大公证服务覆盖面,在公证需求量较大的镇区设立公证便民服务点,如:古镇、南朗、坦洲、沙溪等。同时,加快东凤凤翔公证处的筹建工作,做好公证在全市的布局工作,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证。

        八、狠抓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办理公证的难题,如:开始网上预约办证、为符合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援助,为急需公证的申请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等等。我市各公证处围绕当事人办证的目的和用途,解决人民群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益问题。换位思考,想办法,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来源:中山市司法局网站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