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车”看上去正规实则无牌
“便民车”在雨中行驶,尽管撑着伞,乘客还是被雨水打湿身了。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吕斌 彭程 见习记者 罗汉章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实习生 唐文智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由部分街道所设的“便民车”无牌无证,与“五类车”无异
近半年以来,家住广州天河区东圃二马路的林伯发现,原本路上肆意兜客的三轮车、电单车等“五类车”在陆续减少,而一种贴着“便民车”的无门观光车,则来回穿梭于地铁站和BRT站之间。虽然“便民车”2元的单程票价不高,但运营状况却不靠谱,车身没有护栏挡板、大雨天里司乘都会变成“落汤鸡”、司机拿着对讲机一路说个不停。而且与“五类车”一样,“便民车”也没有牌照、没有运营证,司机也无营运资格。
新快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这些“便民车”的车辆和司机均属无证运营,与“五类车”无异,甚至出现雨天边开车边擦前挡玻璃的情况。另有街坊质疑,“便民车”未公开招投标,巨额票款暴利易滋生腐败。
乱象
车况安全性差道路狭窄
车陂街道试运行的“便民车”,行驶路线连接了东圃地铁站与BRT东圃镇站,途经东圃大马路和东圃二马路,全长大约1.5公里。而员村街道所设的“便民车”则是在员村家乐福和员村地铁站之间往返运营,但行驶路线则会绕行员村南街等城中村路段,行程约2.5公里。这两条线路通行之处既有市政道路也有内巷,基本上都可以通行机动车,有些路段还能通行中巴和环卫车。
不少市民表示,虽然“便民车”让他们的出行便利不少,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住在东圃二马路的林伯表示,在坐过两三次之后,自己便不敢再搭乘“便民车”了。“在市路道路上开,坐在上面真没有安全感。”林伯说,“便民车”两侧没有护栏,座位上也没有安全带,转弯的时候特别吓人,“旁边的汽车开得又快,万一撞上来就惨了”。
运行在员村的“便民车”,因为有些路段狭窄,仅两三米宽,“便民车”经过时,两旁基本只剩下半米多空间,而且还时常有小孩从巷子里跑来跑去。“这里路很窄,孩子又多, 便民车 最好不要开进来。”街坊赵姨说,“便民车”招手即停,司机一边要看路况,一边又要看有没有乘客招手,很担心自己调皮的孩子被撞。
此外,还有部分市民认为,“便民车”在道路上与其它车辆混行,万一发生交通事故,质量较轻又缺少防护的“便民车”,很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惨剧。
通过致电“便民车”的厂家,新快报记者得知,其生产的充电、燃油观光车属于特种设备,行驶范围一般只限于工厂、公园和景区等其它机动车不能入内,相对封闭的场内区域,并需要到当地质量监督局办理场(厂)内牌照。
违规
司机证照不符单手驾驶
除了对于车辆本身的安全外,不少街坊还表示,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也经常发生随意停车、路中央停车、违规掉头等情况。在多日的实地采访中,新快报记者发现,只要路旁有人招手或乘客喊一声“司机有下”,即便在狭窄的转角位,“便民车”司机都会停下上落客。
而在东圃大马路靠近BRT站台的路口处,路面标线显示只能直行或右拐,马路中间还有双黄线,不过一辆辆“便民车”依然会直接压线掉头。附近一些车主无奈地表示,每次开车经过“便民车”的行驶路段时,都不得不格外注意。
8月21日下午6时许,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时段,路上尤为拥挤。每辆“便民车”在进站以后,瞬间就坐满了乘客。不过,新快报记者却看到,在驾驶过程中,好几名司机都是一手拿着对讲机聊天,打方向、换挡都只用另一只手完成。
6时30分许,天空突降暴雨,由于“便民车”两边只有几块布帘,包括司机在内,坐在靠边座位的乘客都被淋透。恶劣的天气让车内的挡风玻璃升起了白雾,这名持有C1驾照,姓简的司机竟在驾驶过程中,一边用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开车,一边弓起身子用另一只手拿着抹布去擦挡风玻璃上的雾气。
此外,由于“便民车”在路上随意上下的特性,经常在路中间突然停车,引得后面的司机要不急刹车、大按喇叭,要不就是大打方向盘加速绕行。车陂街一名自称持有A2驾照的“便民车”司机对记者直言,自己在近几个月,已经因为在路上上落客而被“追尾”3次,而车前放置的准驾车型为B1的“上岗证”也不是自己的。
1
疑问
涉嫌非法上路
根据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由公安交管部门制发。
不过,新快报记者在员村、车陂两处试点“便民车”营运的地段发现,这些“便民车”除了车头有“便民车”标识外,并未悬挂机动车号牌。“这些车长得都差不多,万一出事后跑了,都不知道找谁。”有市民担心地说,无牌无证的“便民车”等同于非法上路,但是却不见交警对其处治。
对于市民的这种担忧,有“便民车”司机表示,这些车辆在天河交警大队都有登记,但是现在还不符合上牌规定,因此未能取得牌照。
2
疑问
涉嫌非法营运
根据国家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申请从事客运经营的,应当具备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有符合资格的驾驶人员。
在车陂街道运行的“便民车”,新快报记者从其公示的保险单上看到,其负责公司为广州市昊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但经过工商信息查询,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企业咨询、物业管理等,并不具备从事客运业务的资质。而其自制的“上岗证”显示,驾驶员准驾车型为C1,即小型汽车,并非可以驾驶中型客车的B1或城市公交车的A3。
为车陂街道“便民车”承保的华安保险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张先生称,“便民车”司机必须持B1驾照上岗,否则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付。不过,该线路有司机表示,公司招聘时曾表示需要B1以上驾照才能开,但实际上一些有关系的人或者本地人,拿个C1驾照就能上岗了。
疑问
3
高额票价“黑洞”
家住员村怡景花园的范女士说,自己并不担心“便民车”的安全问题,“毕竟比摩的等 五类车 要安全”。不过,她同时直言“便民车”收费太贵。“搭公交车,坐到白云也才两块钱,16次以后打个折,也才1块多。
车陂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建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两块钱任意坐,从东圃地铁站到BRT东圃站,每天载客量达2500次。”“换句话说,每天收入最少5000块,一个月就能挣15万。”住在东圃雅怡居小区的某单位法制办科员阿志(化名)对高票价,以及巨额票款收入去向提出了质疑。
阿志认为,“ 便民车 无疑是公用事业,但从未见过也找不到之前的招标信息。”阿志担心没有公开的招投标,不但损害公众利益,也容易滋生腐败。“不能把 便民 当做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