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东进”战略为中俄深化合作带来新机遇

02.07.2014  17:30

  俄罗斯正在制定新的法律,适用于将在远东设立的新型经济特区的发展要求。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副部长马克西姆·L·舍赖金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俄博览会期间透露这一消息,这部法律有望在今秋得到批准。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俄罗斯发展重心向东转移的又一务实举措,为开发缓慢的远东地区注入一剂新动力,也为中俄两国合作提供新机遇。

  舍赖金说,这一将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将借鉴中国、韩国、日本的经济特区经验,政府更少干预经济活动,降低投资门槛,投资手续更加简便。此外,除了提高投资者需要的基础设施服务外,当地还将在税务方面,提出针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激励办法。

  在中俄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俄罗斯地区日”,继续释放对中国投资者的积极信号。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等地区负责人向与会人士推介合作机会与优惠政策。滨海边疆区代理州长符·符·米克鲁舍夫斯基说,今年1月起,滨海边疆区对特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企业前五年的利润税和财产税为零,后五年按照调低税率征收。

  “一些优惠政策是很有吸引力的,有很多商业机会值得地方政府和投资者认真研究。”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出席推介会时说。

  有中国企业已经从中嗅到商机。常年从事对俄经贸合作的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董事长纪文楠告诉记者,俄罗斯的电力设备、公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有较大需求,但囿于资金等因素进展缓慢,中国企业在这一块有很大合作空间。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2年提出,未来任期内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俄罗斯加快融入亚太地区经济圈的步伐,远东地区开发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但近几年,双方在这一地区的合作并未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经济室主任程亦军说,2009年中俄双方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中的合作项目还有待落实。

  参与中俄博览会的多位专家表示,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很强,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空间。但中俄在法律、合作方式甚至文化认同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接触。

  “俄罗斯多个行业都有很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它们源于基础设施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需求等。”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CEO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其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的中俄投资基金在基础设施、旅游、养老等领域表现出较高兴趣,并已投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设。

  德米特里耶夫说,他们在两国强化经济关系的努力中看到显著的机遇,目前已经有一系列优质的投资备选机会。

  上个月两国签署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这条专门的“西伯利亚力量”(东线)将石油引到远东地区,然后进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所长李凤林表示,这将带动远东地区发展,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开发远东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对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有标志性意义。

  他认为,能源合作跨越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双方劳动力、过境运输及相应配套都会受益。两国巨大潜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未来应推动更有成效的合作。

  6月30日至7月4日在哈尔滨举行的首届中俄博览会,是中俄双方在政治互信背景下,携手搭建的高水准、专业化和开放式合作平台。(记者谭喆、辛林霞、王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