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遗保护专家盛赞东莞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

28.01.2016  09:54

■1月26日,全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记者 曹雪琴 摄)

东莞时间网讯  为加快推进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建立起专家指导的常态化机制,1月26-27日,全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付清远、张广汉莅莞指导工作,先后考察了蚝岗遗址博物馆、可园、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鸦片战争博物馆等1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设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副市长喻丽君陪同考察,并参加了昨日上午在东莞展览馆举行的工作座谈会。

实地考察10余处文化遗产

付清远和张广汉均是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多个城市的申报名城工作进行过指导。

两天来,两位专家先后考察了蚝岗遗址博物馆、可园、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容庚故居、却金亭碑、高埗大桥旧址、东江画院、鸦片战争博物馆、沙角炮台二期维修工程现场、东莞展览馆等1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设施,并重点就高埗大桥的保护与利用、虎门炮台的维修等提出了专业、具体的指导意见。

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35处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向两位专家系统地汇报了东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情况。

据了解,东莞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5处,不可移动文物4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广州、潮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7个、街区1个,居全省前列。

一直以来,东莞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尤其是近10年来,东莞先后实施了“文化新城”和“文化名城”战略,推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亮点频出,如科学修缮文物,建设虎门炮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放大可园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传统文化区;加强原址保护,建设蚝岗遗址博物馆;保护利用抗日旧址,建设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等。

依托博物馆之城建设和大力发展社会办博物馆,东莞涌现了鸦片战争博物馆等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国有博物馆,以及唯美陶瓷博物馆等一批具有行业产业地位的社会办博物馆。目前,全市博物馆数量从2004年的5座发展到2015年的42座,其中国有博物馆17家、社会办博物馆25座。在广东省文物局登记注册的44座社会办博物馆中,东莞拥有9座,占总数的1/5。

东莞名城申报工作获专家肯定

对东莞多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和申报名城的筹备工作,两位专家在座谈会上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广汉说,此次东莞之行,有两点他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一是东莞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及申报名城工作非常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这在很多申报名城的城市中是比较突出的”;二是发现东莞不仅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而且保存的状况非常好。同时,张广汉建议,除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需要继续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丰富整个文化遗产体系。

会上,鸦片战争博物馆、高埗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虎门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期维修工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高埗大桥旧址(东莞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的保护利用进展情况。对此,两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具体的指导意见。

潘新潮表示,两位专家对多个项目以及申报名城总体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为接下来几个重点项目的保护利用工作、整个名城申报工作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加快落实专家意见,积极推进申报名城工作。

专家简介

付清远: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规划与设计方案评审专家,从2010年至今,曾参与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对北海、宜兴、嘉兴、中山、太原、泰州、湖州、齐齐哈尔、常州、惠州等10个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审工作。

张广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参与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对齐齐哈尔等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审,指导黄石等多个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