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丨愿15分钟就医圈撑起居民健康“保护伞”

25.10.2018  01:32

  ■ 丛 林

  日前,市卫计局、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一行作客 “行风热线”直播室,围绕市民关注的疾病防控、医改、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与广大市民进行沟通、交流。上线嘉宾表示,去年以来,我市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就有40个,项目建成后,将逐步构建15分钟就医圈格局。

  简言之,“15分钟就医圈”就是让社区患者最多一刻钟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从而实现医疗资源配置和需求的有效对接。现在,全市启动40个项目建设构建15分钟就医圈格局,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值得期待。

  随着城镇化程度加快,农村日益“空壳化”,导致一些地方原有的乡镇卫生院因缺少服务对象等诸多因素而“僵尸化”,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通过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推行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责任制,逐步实现医生签约服务。还要鼓励通过“医联体”、合作托管、重组等多种方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实践证明,构建15分钟就医圈需要慢病防治工作关口前移。过去老人血压、血糖等慢病出现不正常问题时,一般要到大医院去复查,费时费力,十分麻烦。这就需要在构建就医圈过程中,完善小区医生工作室、小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功能,通过坐诊医生给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和作复查,传授慢病预防知识等,确保慢性病在“圈”里就能得到缓解。

  构建15分钟就医圈需要公共卫生普及关口前移。要通过打造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小区医生工作室、小区卫生服务室和村卫生所医生的专业优势。在日常结合季节特点,定期向居民群众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健康促进素养,不断增强居民群众预防疾病能力,提高居民群众健康促进水平,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满足群众的问诊需求,这也是15分钟就医圈的题中之意。

  总之,只有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共同发力,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来“托底”,才能真正画好画圆15分钟就医圈,进而撑起居民健康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