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树就是保护城市基因

10.04.2015  13:26

  ■徐剑锋

  本报8日报道,经过半年的调查登记,最近,平远县境内的1953株古树名木全部挂上标有树种、树龄及相关典故等内容的“身份证”。

  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说白了是在给子孙后代“留根”,传递出的是可持续的“生态观”。

  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底蕴,不仅要看建了多少文化宫、图书馆,也要看有多少古树名木和古建筑。梅州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它既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乡愁,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历经风雨洗礼,当下一些古树名木的境遇却并不乐观,不仅承受着环境污染、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侵蚀而“老弱病残”,而且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为了开发一个项目或建起一座楼群,不少古树频遭让楼、让路而被无情砍伐,有的则因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惨遭盗采,令人扼腕。

  古树名木可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失而不可复得,被毁就意味着一段历史的缺失,应从“绿色文物”的角度审视,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古树名木。由此而言,平远县对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并挂牌保护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更应细化具体措施,明确“监护人”,落实责任制,使每个环节都有专管之人、每个人都有专管之责。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城市基因。一方面要推动立法保护,坚决杜绝随意移树、肆意毁树等现象。同时,依托公共财政“兜底”来改善树木的生存环境,抓紧抢救一批“病危”树木。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模式,借鉴新加坡的绿化实施种管养分离的经验,通过公开招投标模式,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管护,而政府需要紧紧跟上的,则是加强常态监管和动态考核。

  当然,为古树古木撑起一把“保护伞”,绝非挂个牌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保护古树名木全民有责,就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人争做“护树能手”,个个争当“爱绿使者”,用自己的举手之劳去爱护、去呵护,为古树名木继续蓬勃生长套上紧箍咒,使之成为绿色崛起进程中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