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保护期到期对电信业冲击不大

27.05.2015  23:12
实际上,“入世”以来,尽管我国电信市场对外资限制在逐步减少,外资进入的热情始终不高。虚拟运营对外开放并没有明确时间表,不过电信专家付亮对记者表示,我国拿到牌照的虚拟运营企业,部分实际上已有外资参股。

  实际上,“入世”以来,尽管我国电信市场对外资限制在逐步减少,外资进入的热情始终不高。项立刚认为,这主要和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有关,“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非常强大,而且中国运营市场也没有太多增长空间。”设备制造方面,外资企业也面临中国企业的竞争,“爱立信过去在中国市场占有80%的份额,现在它的份额已不到20%。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第15年,市场保护期将于年底结束,多位电信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保护期结束对中国电信市场冲击不大。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入世”时,我国在关税、经济政策等方面作出一揽子承诺。

  据了解,我国针对电信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入世”承诺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逐步允许外资与中国企业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电信业务;其二,允许外资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等电信服务。

  根据商务部网站披露的“入世”承诺,电信业开放主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6年内完成,其中多数领域在3年内实现开放。也就是说,电信业开放的主要时间节点是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份白皮书指出,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尽管如此,电信业继续扩大开放,依旧有两方面值得期待。其一,在我国“入世”承诺中,外资在与中方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中,股权限制为不超过50%;其二,我国2013年启动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民资获准开展虚拟运营服务,而外资也有可能获准开展虚拟运营服务。

  “保护期完全过了以后,合资公司的股权限制应该有可能取消。”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我国开展虚拟运营试点时,曾明确要求申请试点牌照的民营企业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10%。在去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移动通讯转售业务未来也将对外资开放。

  虚拟运营对外开放并没有明确时间表,不过电信专家付亮对记者表示,我国拿到牌照的虚拟运营企业,部分实际上已有外资参股。付亮认为,外资开展虚拟运营,是立足我国电信运营市场一种途径。不过,已经开展虚拟运营业务的民营企业,现阶段多数难以称得上成功。

  实际上,“入世”以来,尽管我国电信市场对外资限制在逐步减少,外资进入的热情始终不高。项立刚认为,这主要和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有关,“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非常强大,而且中国运营市场也没有太多增长空间。”设备制造方面,外资企业也面临中国企业的竞争,“爱立信过去在中国市场占有80%的份额,现在它的份额已不到20%。

  所以,即使WTO的市场保护期结束,“对中国电信业不会有太大影响。”项立刚说。

  付亮也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基础运营领域难有作为,而在设备制造领域,在例如华为等已经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以外,一些原本依靠市场保护发展的企业,其业务有可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