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信息化投多少钱 东莞超8成受访企业要花500万

05.01.2016  11:56

东莞发布首份信息化白皮书,328家大中型企业被调研

未来三年信息化投多少钱

超八成受访企业要花500万

东莞时间网讯 东莞“程序猿”待遇到底有多高?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到底有多大?

昨日,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简称“DGCIO”)发布了一份《东莞市信息化白皮书》,在实地调查了东莞328家大中型企业的基础上,编制了东莞信息化首份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在 经济 新常态期和互联网浪潮下,莞企将加大信息化投入实现转型升级,未来三年,81%的被调研企业计划在信息化投入超过500万元。不过,目前东莞仅31%的信息化人才年薪超过8万元。

在2015年,东莞为了贯彻落实“东莞制造2025”战略,市经信局整合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将此前的11个专项资金调整为5个。其中,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门制定了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可见信息化在东莞转型升级战略中的分量。

逾六成企业编制信息化预算

作为制造业基地,东莞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始较早。《白皮书》显示,86%的被调研企业信息化应用实践都超过8年以上;在新设立的企业中,信息化已经成为必选项。近年来的经济转型期,东莞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也是大手笔。截止到2014年,62%的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超过500万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入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只占5%。其中,有73%投入到软件上,只有27%投在硬件上。这样的投入比例也表明,东莞企业信息化已经脱离了硬件为主的阶段,信息化与业务融合程度较高。

DGCIO的调查还显示,东莞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还将持续增长。未来三年,计划在信息化上投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为81%,而计划投入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比例仅为2%。这意味着,即使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也是高层管理者们最关注的议程之一。而不是如人们一般所想象的那样,在企业增长放缓时,首先压缩信息技术成本。

在328家受访企业中,64%的企业把信息化投入作为一项单独的预算考虑,另有21%的企业将其分散在总体预算中,没有成文预算、有一个项目就考虑一个项目的企业为15%。也就是说,有六成以上的莞企已经建立了规范的、长期的信息化投入机制。

信息化员工年薪仅三成超8万

在东莞众多招聘现场,时常会出现互联网人才、IT技术紧缺,高薪招聘“程序猿”的消息。

事实上,IT人才并不意味着高薪。《白皮书》显示,在受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1%的信息化员工年均收入超过8万元,年薪在6万-8万的比例高达42%。东莞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人员规模总体偏小,信息化部门人员在30人以上的比例只有21%,59%的企业信息化部门人员为15-30人,5-15人的比例则为12%。考虑到本次调研对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这表明,至少在东莞大中型企业中信息化部门人员配备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

当然,东莞企业信息化部门员工素质相对较高,76%的企业其信息化部门拥有八成以上大专学历,是做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障。同时,企业在信息化培训上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据悉,3个月内进行过信息化培训的企业比例达到68%。在2015年企业信息化培训支出方面,有71%的企业为10万-30万元,30万以上的占11%。因此,从根本上调动企业信息化部门员工积极性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