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盘点广东“酷冷”专业

20.06.2014  13:32


   信息时报6月19日A12版讯 (记者 邝凝丹) 近日,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拍“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社会与媒体强烈关注。北大的古生物专业因而被网友们比喻作“炫酷高冷到没同学”,那么,广东高校中是否也有此类“酷冷”专业呢?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广东知名本科高校人数最少的专业也在20多人以上,而且往往是招生时冷门就业时热门。不过,华南农业大学的蚕丝科学系直到去年还屡次遭遇只有几名本科生入读的状况,但也获得了100%的就业率与一本线上30多分的好生源。

 

华农蚕学:去年仅9人入读但揽得高分生

 

  华南农业大学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专业有11名本科生面临毕业,“过去曾有一年只有五六名学生入读。”尽管如此,该负责人介绍,该专业属于该校的保护专业,“就是无论招到多少人,都独立开班。”如在2013年,还有一名广东考生以高出理科一本投档线30多分报读了该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属于华农最冷门的专业,但该专业就业状况良好。华农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谢珊介绍,“虽然专业毕业生人数少,但这些学生危机感特别强,担心自己专业不吃香,在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还在挑选工作时,就已经开始签约。其实冷门专业往往招生比较难但就业率比较高。

  记者了解到,由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偏见,全国仅有6所高校开设蚕学专业,且该专业成为招生重灾区,华农该系2010级开始都只有10多名学生,2013级更是少到只有9名。但是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且就业质量比较高,大多去大型的丝绸集团工作。

 

其他高校:至少二三十人以上才开班

 

  记者发现,广东其他一本高校中人数较少的班级,绝大部分也至少在20人以上。一些高校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高校有规定每个专业的开班人数,尤其是特别冷门的专业,遭遇报考人数太少的话,高校一般会进行调剂。

  记者从 华南理工大学 招办负责人处了解到,在该校2014届本科毕业班中,人数最少的是09机械类创新班,由30位同学组成。这是华工2009年开始实行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均本硕连读。记者看到去年毕业的机械创新班所拍的搞怪毕业合照,是10个男生包围着一个女生,而今年该班的毕业礼目前还没举行。

  华工招办负责人介绍,创新班毕业生一般都直接读研。记者获悉,该班虽然人少,但就业状况良好,23名毕业生留校读研,其中2名直接升博士,7人就业,且共有60人次参加学术类比赛获奖。

  在不少人印象中,小语种专业是小班教学,但记者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办负责人处了解到,该校规定语言类专业包括小语种一定要在30人以上才能开班,非语言类专业开班则一定要在50人以上。“我校很少专业招不满的,实在招不满,会进行调剂。”值得一提的是,该负责人称,该校小语种专业就业率一般都比较好。记者了解到,广外2011、2012、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9%以上,三年来逐年递增,而研究生这三届就业率都是100%,部分小语种专业就业率甚至超大语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