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信息消费 打造稳增长促转型新引擎

22.04.2015  13:21

东莞时间网讯 本报报道,市政府近日印发《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2015-2017年)》,提出到2017年,全市信息消费总额要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还将力推我市光纤入户率达18%以上,力争我市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

近年来,不论是环视全球,还是放眼国内,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强烈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信息消费”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各方愈来愈强烈的关注。按照通常的理解,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但也有人将信息消费直接理解为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化消费行为。如果将“信息消费”视为一个更大的概念,那么,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信息消费就是“信息消费”的主体。

正是因为信息消费与互联网等新经济因素存在天然关联,其一头连着经济增长,另一头连着转型升级,所以,其在新常态背景下对经济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当前“互联网+”战略风头正劲,东莞应该顺势而为,大力提振信息消费,让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使其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新的重要引擎。

信息消费对稳增长促转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信息消费通过拉动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信息消费引领新的消费热点,将逐渐成为继住房、汽车等传统消费之后的重点,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信息消费拉动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重要动力。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指出,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其二,信息消费虽然是由新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和业态激发出来的,但它反过来会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和模式,从而促进新因素支撑下的经济增长。信息消费将有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产业发展,新型消费需求与新经济模式之间的相互促进已经引起东莞的重视,《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2015-2017年)》就提出,到2017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消费(含云计算、物联网)达到300亿元。

其三,新型信息消费需求将刺激、推动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等风口加速转型升级。在新型信息消费中,互联网占据主导角色,这一新的因素将对仍徘徊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企业产生倒逼和刺激作用,这些企业应该顺应大势,加速融入互联网经济,不是被动地、对象化地去“+互联网”,而是主动寻求“互联网+”,最终实现脱胎换骨、模式再造。享受信息消费所产生的增长红利,对于东莞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当前新一轮信息消费热潮下,这可能是寻求转型升级重要可选路径之一。

目前,东莞已营造出信息消费的良好氛围,但是还存在不利于信息消费的短板,也是接下来努力突破的重点方向。一方面,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仍待继续完善。在全国“网速慢网费贵”被吐槽的当下,打造“宽带中国示范城”表明了东莞的雄心,  而网费方面的调整也同时值得期待,快速而便宜的网络才能成为信息消费的“快车道”;另一方面,信息消费需求和信息产品服务供给之间需要继续加强对接,解决总量和匹配的问题。比如,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信息消费需求强劲,而目前供给还需继续给力,引导相关信息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