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随手”被泄露 你的网上行为安全吗?

05.05.2015  13:52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逐渐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用滴滴或快的打车,在网上订餐购物,用微信预约挂号,下载金融软件炒股……这些行为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实现这些行为之前,我们必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告知对方自己的个人信息。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网络行为是否安全,信息会不会被泄露,都是潜藏在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和快捷的背后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第一道“防火墙”不可小视

在新华网推出的“你的网络行为安全吗”互动调查中,我们能看出,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绝大多数网民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有38.87%的网友选择“数字、字母、标点等多种字符复杂组合”设置密码。选择复杂组合来做密码,无疑增加了不法分子窃取密码的难度。但同时,有37.12%的网友选择“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在网上聊天、购物、搜索信息等等。我们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行为几乎都需要注册、登陆,每一个人在网络上都不只有一两个账号和密码,因此,多用户使用同一密码这一现象虽然带来很多风险,但由于便于人们使用而广泛存在。

与此同时,有70%以上的网友只有在遇到安全问题的时候才会更换密码,只有不到10%的网友有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而从来不换密码的网友占五分之一。

由于在日常网络行为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密码的存在,因此对密码的重视程度因习惯而或多或少有所轻视,但密码毕竟是我们网上行为的第一道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