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提醒您防范第三方支付风险:安全为先,再享便捷

20.07.2017  17:51

  目前,不用输入密码,一扫、一点即完成交易,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因其快捷方便而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但第三方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在方便快捷的同时,还潜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金融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时,应坚持安全为先,便捷在后,坚持“小额”、“小微”原则,掌握安全使用技巧,避免财产损失。

  近期,中信银行东莞分行开展主题为“安全为先,再享便捷”的支付结算账户使用安全宣传月活动,有关工作人员整理了几起风险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第三方支付风险。

  案例一:骗取付款码

  近期,东莞市检察机关办理了孙某等12人微信诈骗案。不法分子建立“代刷二维码群”微信群,用于行骗信息沟通与分赃。该群由骗码者、扫码者和实体店分工合作,孙某群等人作为扫码者,传授群友骗取支付二维码方法,再由群内众多骗码者各自通过微信向陌生人骗码,得手后迅速将骗到的支付二维码私下发给扫码者,由扫码者派人在联系好的实体便利店里套现,得手套现后按比例分成。短短四个月,孙某等人利用上述方式先后对数千人实施微信诈骗,目前已经初步查证的近百名微信用户共被诈骗15万余元。

  案例二:虚假收款码

  一些商家由于没有安装扫码收款的终端设备,为方便收款,便直接将自己的收款码打印张贴在商铺内,让消费者直接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易。不法分子用自己的收款二维码偷偷覆盖商家二维码,趁商家和消费者疏忽,当消费者错扫其二维码时便可轻松获利。

  近期,某地警方抓获了一名用自己的二维码覆盖商家二维码来获利的嫌疑人。被抓获时,其挎包里放有38张身份证件、11张手机卡、10张银行卡,除此之外还有300张二维码。

  案例三:骗取身份信息、短信认证码

  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办理的庄某泽、庄某维、吕某城等三人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等方式发布虚构的小额放贷广告,以帮忙贷款的名义,骗取被害人银行卡等资料,随后冒用被害人名义,开通微信支付,以贷款需要保证金为由,骗得被害人存入保证金至捆绑微信支付的银行卡内,利用微信支付功能进行转账操作,骗取多人钱财,查明认定的被害人共11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中信银行东莞分行工作人员还就如何防范第三方支付风险进行总结:一是,分清付款码、收款码,不胡乱扫码。使用二维码收付款时要弄清收款二维码和付款二维码的区别,交易前确认好交易金额、收款码准确后,再扫码,不随意向陌生人发送付款码。

  二是,坚持“小额”、“小微”原则,大额交易尽量不使用扫码等快捷支付方式。

  三是,第三方支付账户、绑定第三方支付的银行账户,不要留存大量余额。绑定第三方支付的银行账户可设置交易限额,或选择交易限额较低的II类账户,控制资金转出风险。

  四是,不向陌生人泄露银行卡、账户密码、身份证件、短信验证码等账户安全信息。

编辑: 冯文美
广东省安监局:加油作业区内禁止张贴“微信扫码”
原标题:加油作业区内 禁止张贴“微信扫码” Gd.People.Com.Cn
网店主动退款? 骗子伎俩翻新!
  警方提醒:不要轻易点击可疑的链接或二维码 Sout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