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修缮团队再出手,番禺500岁古祠重光!

30.03.2019  13:50

大洋网讯 3月27日,番禺四大古祠之一的石楼镇陈氏宗祠——善世堂举行重光典礼。善世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0年),距今约有500年,是广州地区最老的陈氏祠堂,比著名的陈家祠还年长300多岁。

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善世堂修缮背后有着令人感动的故事:为了完成修缮,陈俭文老人与儿子两人捐助了2000多万元,而修缮施工团队与永庆坊修缮项目是同一个,这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修旧如故",善世堂修缮项目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名单的项目。

500岁古祠重光 

各就各位,善世堂醒狮队起鼓,迎接八方客人。”善世堂重光典礼一大早,祠堂内一下子涌入了好几百人,在热闹的气氛中,揭开这座历史建筑的面纱。乡亲们还将在27-28日,宴开近500席,进行宗族大聚会。

据了解,陈氏宗祠善世堂是番禺区四大名祠堂之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善世堂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月廿六日,建成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建成距今499年,是广州地区最老的陈氏祠堂,比著名的陈家祠还年长300多岁。主体建筑面积1932平方米,总进深108米,此为番禺之最。

善世堂最为出名的是三进大堂里的"善世堂"金漆招牌,其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这块“善世堂”匾额与苏东坡题写的“六榕”一同被《中国名匾》一书收录,是广州唯二被收录在册的匾额。

修缮后的善世堂整体建筑宏伟壮观,细部构件精美绝伦,木雕、砖雕、石雕、灰塑件件精品,雕刻的各种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因此善世堂被民间爱好者惊叹为“东方巴洛克”。祠堂最气派的地方要数仪门了。仪门,即礼仪之门,是进入头门后的第二重门,能显示家势和威仪。此座仪门为庑殿式屋顶结构,白砂岩石砌筑,石雕繁复精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程建军是整个修缮项目的总设计师,他说,祠堂保留了古老大气的明代制式,开创了岭南祠堂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工艺巧妙融合的先河,具有很高的岭南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父子捐两千多万元 

令人难以想象,在修复之前,善世堂却是另一般模样:当时它仅存主体建筑。祠堂里面杂草丛生,一片残砖废瓦,有的院墙已经被推倒。一些柱子周围布满蝙蝠的粪便,蝙蝠在这里造窝。每逢落雨,祠堂就如同水瓜棚,多处漏雨。

据了解,善世堂在1959年改成农业机械中学,1971年,祠堂仪门被台风吹倒,后来又先后被用作织布厂、服装厂等厂房。眼看老祠堂受到各种破坏,村内老人心痛不已,曾数次发起重修祠堂的行动。

自2012年夏季启动修缮,经三村一居(石楼一村、石楼二村、赤岗村、石楼居委会)和石楼陈氏宗祠(善世堂)修缮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历时8年的努力,善世堂修缮全面竣工,焕然一新,终于让这座有着500年历史的古祠堂重现昔日的艳丽光彩。

修缮管理委员会人员陈树明老人表示,由于善世堂建筑面积达到一千九百多平方米,修缮成本很高高,整个修缮项目耗资超3000万元。2012年,广州市文广新局和番禺区文物办先后拨款将近100万,村民捐资300多万,村中老人陈俭文、陈昌父子在此基础上进行“包底”捐助了2000多万元,让善世堂资金缺口问题得以解决。

陈昌走进祠堂时,看着眼前的一切,直言“心里很舒服”,“我接受乡亲们的委托,做修缮委员会的主席,将善世堂的事当作家里的事去做,今日一座让人看见都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历史文物重新展现,让子孙后代受益,让陈氏宗亲、各个分支、侨居人士等都回来看看,算是不负众望,我好开心今日能交出整份答卷给大家检验。”而今年95岁的老父亲陈俭文也有一股难言的激动,“等了太久了,现在修得都几好,见到后生回来祭祖,当然开心。”陈俭文告诉记者,他看得更长远,希望祠堂日后能够维护好与管理好。

永庆坊团队施妙手

在善世堂重光的喜庆时刻,还有一群人值得被记住。他们是善世堂修缮施工团队——南秀古建的工匠们。他们同样是广州最红老街——永庆坊修缮加固项目的匠人们。

岭南古建修缮专家、善世堂修缮施工团队负责人欧阳仑表示,施工团队组织了灰塑、木雕、砖雕传承人班组及工艺水平上乘的技术工人实施作业,主要修缮内容都是邀请省内最好匠人坐镇指导。比如,灰塑在善世堂中随处可见,如仪门灰塑狮子、正脊卷草纹、天井间墙灰塑正脊等。施工团队邀请到了灰塑非遗传承人、木雕名匠、石雕名匠以及省内熟悉古建筑施工的水工班组,组建起一支专业工匠班。

据了解,该修缮团队严格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原真性地保留了善世堂建筑身上所附着的历史信息。在解决原材料问题上,团队采用收购旧材料、大料改小料两种方式解决红砂岩和鸭屎石材料的缺失,确保了善世堂材料仍是“原装”。“特别是鸭屎石在广东无产地记,但在清朝早期建筑中较常见,我们就通过收购获得此类石材。”同时,对收集不到的旧构件,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制作,对一直沿用古法制作的生产厂家进行预先订制、采购,并依法依规报批各方组织论证,并得到报批允许后才实施使用。

欧阳仑认为:“善世堂一座不惜成本建造、规格高、技艺精、独具岭南建筑特色的祠堂建筑。

真是因为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善世堂修缮工程在全国古建修缮界成为一张名片。此修缮工程先后获得2016年广州市、广东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和2017年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还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名单的项目。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