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促进我市“三农”发展

18.12.2015  12:23

  ■ 卜志敏

  本报报道,16日在浙江义乌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我市南台果业有限公司和广州果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平远慈橙在“互联网之光”主题博览会上参展,吸引了马云、马化腾等驻足参观,网络巨头对梅州“互联网+”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主要依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下,生产、销售和需求三个环节无法正常实现链接,信息流、物流的不畅,形成了制约农业产业升级的瓶颈因素。今年是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启动之年,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互联网不仅能为农业产业提供市场行情、价格走势等信息服务,还能够以其便捷的虚拟市场来帮助农业实现有效的物资流通。梅州是农业大市,劳动力充裕,本地种植的农副产品,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走大市场、大流通的路子,关键还要让产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信息渠道的畅通。

  在“互联网+”发展大潮中,信息服务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服务将成为未来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农企选择农产品电商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切入点。此次南台果业有限公司和广州果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平远慈橙“互联网之光”参展模式,也表明“互联网+”在推动我市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的巨大作用。

  进一步借力“互联网+”促进我市“三农”发展,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把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指导农民依托特色农副产品、做特做优农副产品,创建农副产品品牌、创新农副产品包装,上网销售农副产品,让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无缝对接。农业经营大户和广大农民朋友也要强化培育特色农副产品的意识,认真挖掘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栽培历史、生长过程、质地口感和营养功效,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流程,既保证农副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又保证农副产品特色全、品相好,让特色名优产品名扬四海,飞进千家万户。

  总而言之,将互联网信息与农业产业链渗透融合,能更好构筑农业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民更多地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