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海上丝绸之路 推动东莞转型升级

03.11.2014  12:43

   东莞时间网讯 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于昨日下午闭幕,取得了累累硕果,共6000多家境内外采购企业、1.5万专业买手到场采购;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451个,涉及签约资金1747亿元。其中,投资项目92个,金额475亿元;“走出去”项目46个,金额258亿元;出口贸易项目216个,金额645亿元;进口贸易项目73个,金额271亿元;意向合作项目24个,金额98亿元。

  正如市长袁宝成指出,本届博览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搭建广东和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如今看来,平台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各参展国家与地区都收获颇丰,远超预期,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之初衷。海博会的成功,对于举办地东莞而言,是对其付出努力的肯定,同时,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对东莞而言,又是一股强大的助发展、促转型的推动力。

  海博会是开掘不尽的宝库,其在东莞举行,使东莞独得地利之便;在这样一个季节举行,东莞的优美风光与人文环境也得以尽情展现,必能令来宾留下深刻印象,可谓得天时之利;各国政要嘉宾云集,口碑效应必将进一步提升东莞美誉度,此为人和之利。

  从这个意义而言,海博会闭幕,东莞的海上之旅再度出发。可以想象,东莞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强大的产品供应能力,完整的产业链等信息,正以各种方式反馈到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为东莞的未来发展埋下无数令人惊喜的伏笔。

  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今天,东莞无疑要充分挖掘海博会这个平台所创造的机遇,要与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形成战略性互补,实现经济效应与城市营销的双重收获。

  第一,要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加大双向投资合作。简化投资流程,削减制度障碍,让资金进得来,留得住,运得转;为东莞企业走出去,要精心做好服务工作,搭建好平台,利用好资源,充分发掘侨胞资源,借助一切政府的、民间的力量,不断搜集整理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市场的一手资料,做到信息准确灵敏,为国内企业规避风险,实现投资效应最大化而努力,并在此过程中,推动莞籍的国际一流的名优企业问世。这要求东莞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既奔忙于内,又驰骋于外,既精于运筹,又擅长于营销,为发展而甘当孺子牛。

  第二,不断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这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完善制度设计。我们既要看到东莞自身拥有1000万人口的庞大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又要看到东莞产品的优势。东莞这座每天绽放新精彩的城市需要大量境外的优质产品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要看到东莞的制造业非常强大,有非常优质的各种工业品,正孜孜以求地在全球寻找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第三,加大城市营销,不断深化旅游合作。正如袁宝成市长强调,东莞与海丝沿线国家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今后东莞也会继续加大推动力度,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产业、经济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东莞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占据了中国史乃至世界史非常重要的篇幅。岭南文化独具魅力,对广大东南亚国家来说,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是推介东莞文化旅游产品最有利的因素。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千帆竞发,东莞自当沧海横渡,以率先到达转型升级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