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土编剧”倪贤龙7年“出炉”14部剧本
外出采风的倪贤龙更像个艺术家,走南闯北的见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
●刘达标
一名年届不惑的电厂老员工,7年前痴迷上了相声创作,业余陆续撰写了14部剧本,其中3部还得了市级奖项!这位富于才情的“土编剧”就是广东粤电青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倪贤龙。
爱热闹的小孩成了“相声迷”
倪贤龙出生于工人之家,打小就是个喜好热闹、风趣幽默的人。上中学时,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校文艺队,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就扔下笔去学唱歌。那时,他经常收听广播上播放的姜昆、牛群、冯巩的相声,渐渐喜欢上了这门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每当广场上有群众文艺汇演的相声节目时,他就扎进人堆,全神贯注地感受现场表演的魅力。
作为大埔文联的一分子,倪贤龙起初仅是热衷于写诗歌、散文。从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东粤电青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加班值守的枯燥日子里,他将家里仅有的一台收音机带在身边,天天兴趣盎然地收听曲艺频道,重拾儿时对相声的爱好。
倪贤龙业余时间还爱观看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郭德纲等名家的录像,尤其迷恋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栏目。台上雅致的京韵大鼓、古典的条凳长桌、大方的举手投足……总是牢牢地牵引住他的目光和心思。
被妻子“激”出来的灵感
耳濡目染之下,倪贤龙在家里偶尔也会模仿写几段俏皮话。2007年3月的一天,倪贤龙在看奇志、大兵的《楼上楼下》时,无意中对妻子“夸下海口”:“我要是静下心来,能写得比这个剧本更出彩。”妻子不服气地“打击”他:“隔行如隔山,你就别吹啦!”倪贤龙很自信地拍拍胸脯:“我这就证明给你瞧瞧。”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倪贤龙把自己关在屋里,熬了三个多钟头,编撰出一部《如此报销》的剧本,虽说处女作略为幼稚,但却有板有眼,显示出了他充沛的灵感和敏锐的才思。从此,这位相声爱好者正式迈上了创作之路。
“山里有个寺,山外有个市,弟子三十三,师父四十四”,“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倪贤龙爱学爱秀,也特肯下功夫,走在路上,他常常思索如何埋、抖“包袱”,嘴里念念有词,甚至脱口而出不少相声段子,以致熟人打招呼竟毫无反应,被人调侃“真没人情味”。
他安然于自己的小天地,别人搓麻将、打扑克、唱K跳舞的空闲他用来爬格子。有人曰枯燥无趣,有人讽呆板迂腐,还有人笑没有人生……但这些都没能磨灭他孜孜以求的劲头。晚上静夜孤灯,倪贤龙端坐电脑前往往一坐就是数个小时,直至手臂麻木酸痛。一部作品往往数易其稿,初稿与定稿简直“面目全非”。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7月21日,对倪贤龙来说是充满喜悦的日子,由他创作的剧本《吃》在“2011年度广东省群文作品”评比中获得市三等奖;此后两年,他凭借作品《普通话不普通》和《修路》又两次荣获“群众文艺创作曲艺类”市三等奖。“苦心酝酿了几年的剧本得奖,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鼓励,心里感觉乐开了花。”谈及自己获得的小小成就,倪贤龙感到非常宽慰。
剧本廉价浇不灭创作热情
为把相声写“活”,倪贤龙经常出门体验、观察生活,拜群众为师,留意群众的丰富语言,从中汲取智慧养料和素材源泉。在他创作的10余部剧本中,有的详解各地方言民俗,有的讽刺抨击社会现实,有的反映市井小民的生活,有的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名人轶事典故……各有千秋,不拘一格,从无雷同之笔。如《比黑》通过针砭时弊、令人捧腹,让人看后轻松愉快,久久回味,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如《特殊人物》敢于揭疤亮丑,曝光生活阴暗面,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相声剧本既廉价又难写,一部17页的10分钟剧本,价值顶多1000元,要写得精彩颇为不易。目前全国专业的相声作家还不到10人,作为一名业余写手,面对如此窘境,始终钟情创作的倪贤龙却从未轻言放弃。他的心愿是争取将心中最牛的作品推上舞台,献给观众——对他而言,多年创作的剧本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便是对自己的最高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