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联合开展“债券通”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31.05.2017  15:55

    近日,央行和香港金管局联合公告,宣布同意两地基础设施机构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消息一发出,市场尤为关注。在此前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沪港通”“深港通”相继运行的基础上,此次“债券通”向前迈出关键一步,表明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态度。

    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投资者类型众多,但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截至目前,已有473家境外投资者入市,总投资余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债券市场余额的比例仅在1.2%左右。与开放程度较更高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Q&A

    什么是“债券通”?

    “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为何先开放“北向通”?

    央行指出,先开通“北向通”,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现阶段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两个债券市场两种交易结算制度的对接,涉及到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技术和实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本着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扎实做好“北向通”,可以为未来“双向通”积累经验。

    “债券通”何时推出?

    “债券通”将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下分阶段实施。当前为实施“北向通”,两地基础设施机构正在积极合作开展系统建设、协议签署、规则制订等互联互通准备工作。未来两地监管当局将结合各方面情况,适时扩展至“南向通”,将其作为境内机构“走出去”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可选通道。

    前海开元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预计不会推迟太久,因为现在沪港通、深港通为‘债券通’提供了先行经验,并且目前技术上也没有太大障碍。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预计,债券通有可能在7月份推出。市场普遍预期债券通有望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2017年7月正式开通。

    推动“债券通”有什么意义?

    “债券通”有利于国内债券市场长远发展。近期受货币政策收紧和强化金融监管的影响,债券市场较为低迷。“北向通”明确没有投资额度限制,预计开通后将给债券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扩大债券市场交易量,提高债券交易活跃度。

    “债券通”有利于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在从结算货币向计价、交易和储备货币发展的关键阶段。继“沪港通”、“深港通”和RQFII后,“债券通”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又增添了新渠道,有利于增加境外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交易和融资等业务,激活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

    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债券通”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连通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门户的优势地位。香港的债券市场不算活跃,落后于亚太区域内竞争对手,“债券通”可补香港“股强债弱”的短板。

    “债券通”的交易机制是什么?

    “债券通”遵循两地债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北向通”遵守现行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框架,同时尊重国际惯例做法。“北向通”投资者和交易工具范围均与人民银行相关公告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通过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合作互联,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投资内地债券市场、配置人民币资产和进行相关风险管理。“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债券通”存在哪些风险?

    客观上看,实施“债券通”可能在跨境资金流动、投资者保护与市场透明度、基础设施互联、跨境监管执法等方面面临一定风险与挑战。

    对此,央行将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分步实施。现阶段实施“北向通”,未来根据两地金融合作总体安排适时开通“南向通”。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初期拟采用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做市机构交易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境外投资者的交易对手方风险,在市场发生波动时亦可较好地吸收流动性冲击、稳定市场。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制定稳健合理的系统连接安排,确保业务系统在软硬件架构设计、人员保障、监控管理等方面的可靠性。三是深化监管与执法合作。央行一直与香港金管局等监管部门保持紧密沟通。

 

编辑: 林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