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首日交通基本通畅 预计8日16时出现返程高峰

07.09.2014  12:02

  本报讯  (记者郑炜梅  通讯员王义华)中秋小长假首日,我市交通情况总体比较平稳,全市各县(市、区)主要道路、桥梁、高速公路、国省道基本通畅,未出现大面积塞车。据市公安交警部门预计,返程高峰预计出现在9月8日16时,届时通往梅河高速、汕梅高速等高速主线道口车流量较大,希望市民们提前出行,避开出行高峰。

  从昨日早上10时开始,我市城区车流量明显增加,江北部分路段出现短暂拥堵;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平时明显增加,除梅揭高速径义至清潭方向因施工导致堵塞外,其余高速公路路段车流均能正常行驶。针对梅揭高速的情况,市公安交警部门将对前往汕头的车辆统一由畲江出口分流,其中大货车分流至国道,小车可以继续在高速路上行驶。

  据往年假期警情及视频巡检情况分析,节日期间发生大事故的风险是平常的1.4倍,特别是在弯坡路段因违法超车、争道抢行导致的碰撞事故多发。假期首日,我市城区就发生了数十起交通小事故。对此,交警提醒广大车主注意,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或者狭窄路段行驶时不要抢行猛拐,在经过人行横道或路口时要注意减速;视距不良路段要提前鸣喇叭、减速慢行,做好避让停车准备;不要占用对向车道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