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讲坛】杨允中教授做客华园 谈“一国两制”理论与澳门实践

31.10.2014  16:22

 

  澳门回归十五年,“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0月29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华园讲坛”第六讲在励吾科技楼举行,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杨允中带来题为“‘一国两制’理论与澳门实践”的专题报告。学校党委副书记张振刚主持报告会。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机关部处、直属单位管理干部代表及师生代表共600余人聆听报告。
  “提到澳门,可能在场各位首先会想到博彩。”杨允中说道,“虽然澳门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法律定位很高,形象和认受性很高。”被称为“莲花宝地”的澳门特区,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扮演着积极角色。
  报告会上,杨允中分别从国家主权论、两制兼容论、“澳人治澳”论、高度自治论、政策稳定论、长期示范论、思维创新论、和平发展论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一国两制”的关系。
  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年,经历了奠基期、拓展期、攀升期三个阶段,可以被称为“一国两制”博物馆。杨允中介绍了这十五年以来,澳门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就澳门“一国两制”今后的定位、挑战和策略提出了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
  最后,杨允中以三句话对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进行了总结:“小剧场大剧目,威武雄壮、有声有色;小社会大思维,改天换地、自强不息;小城市大贡献,成功实践、国家品牌。”(图/梁启华 文/许颖 学生记者团 张桂林)


  附:杨允中教授简介
  杨允中,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一国两制”研究》主编,澳门特区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成员、法律改革咨询委员会委员、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澳门学者同盟会长、澳门经济学会会长、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会长、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监事长、澳门文化传媒联合会会长、澳门仁协之友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
  曾任第九与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第二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天津市政协委员、澳门大学校长高级顾问兼澳门研究中心代主任、《澳门研究》主编、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受聘担任北京大学顾问教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学术顾问及兼职教授、暨南大学学术顾问及兼职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十余间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广州市政府决策顾问团顾问、全国港澳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