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做客职工大讲堂 谈全面深化改革

28.07.2014  18:47

 

郑永年做客职工大讲堂 吴伟洪摄

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不改革的风险比改革更大。未来15年是中国的发展关键期,发展好了就会进入高等收入国家;发展慢了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25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做客广东职工大讲堂,为职工谈改革、说发展。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郑永年密切关注新一轮改革的实施情况。他认为,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全面的改革方案。

        “现在有人说改革风险很大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改革的风险是可控的,不改革的风险反而会更大。”郑永年表示,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看,改革不是现在刚刚有,孔子也是改革家;西方国家的历史也一样。从中外历史经验看,改革产生的一些风险,大部分都可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中央领导层显示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决心。

        郑永年称,今天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风险,既来自改革本身,更来自于不改革。“这几年我们都在说很多风险,经济方面的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治领域的官员腐败、政府官员不作为等,这些都是危险,但是这些风险是怎么产生的,我认为是不改革产生的。

        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

        “改革的主体是谁?这值得引起我们重视。”郑永年在演讲中抛出另一个问题。他直言,改革的主体需要明晰,这涉及到改革由谁来承担、谁来推进、谁来负责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都将关乎改革成败。

        郑永年接着展开分析说,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中央政府既是改革顶层设计的主体,也是某些方面改革的主体,比如税收、金融等方面,同时还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主体。但在很多具体领域,地方政府、企业、社会是改革的主体。“我认为最终的改革、中国大部分的改革,还是要由地方政府、由企业、由社会来承担。

        “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很重要,它们是重要的改革主体。对于放权,我想高层的共识是有的,尤其是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已经从广东开始做了。”郑永年说。

        抓住海上丝绸之路机遇

        对于广东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转型升级,郑永年坦言,只要方向对了就要坚持下去,改革的过程中波折难免。对于大家担心的“笼子腾空了,鸟又没有来”之类的问题,他认为这只是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和经历的挑战而已,不应因此而动摇。

        郑永年认为,广东应当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海上丝绸之路。“我坚持认为,中国如果要做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最有条件,因为怎么做很关键是取决于你的经济总量。”郑永年说,“中央现在高度重视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应该抓住这个很大的机会。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广东如何继续充当排头兵?对此,郑永年表示,要做好排头兵,广东不仅要有全国视野,还应当把眼光放到全球,要与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学习。

        金融改革须结构先行

        郑永年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内容以经济改革为主体,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一个是“市场化”,另一个是“混合所有制”。

        郑永年提醒,国企改革怎样进行混合所有制值得好好研究。“我觉得地方的国有企业可以适当民营化,但同时也要防止内部私有化。”他认为,一个国家多种所有制共存是非常好的,但是要做好结构的平衡。

        郑永年表示,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通过“利率自由化”来推进金融改革的观点,他认为这很危险。郑永年建议,结构改革要先行,利率自由化要放后面做,需要让中小型民间银行先成长起来,然后再自由竞争。

        在郑永年看来,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未来15年将见分晓。郑永年表示,中国如果每年有6%—7%的增长,那么中国可能15年之后就可以达到台湾现在的水平,进入高收入社会;但是如果增长掉到5%以下,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郑永年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高速发展是受益于全球化,但现在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像改革没有回头箭一样,中国发展只有勇往直前。

        社会领域的市场化要慎重

        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郑永年对社会领域的改革更为关注,他曾多次指出,社会改革比经济改革更重要、更迫切。

        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化”,郑永年认为,首先就要将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分开,经济领域市场要起更大的作用,但是社会领域不能再继续市场化。“如果让社会领域越来越市场化,那么十年后将导致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社会领域改革怎么做是关键。”郑永年说,当低收入阶层转变成为中等收入阶层时,这个社会就成功了。怎样将低收入阶层转变为中等收入阶层?“一是劳动工资的提高,二是社会建设。”他支招。

        据他介绍,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过几十年发展实现了一个经济奇迹,但是更大的奇迹是社会奇迹,它们同样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将中等收入阶层做大、做强,使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郑永年表示,中等收入阶层平和、理性,社会就有稳定的基础。“中国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将中等收入阶层做大,所以说社会改革非常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会非常重要,工会应当帮助政府将社会政策做好,壮大我们的中等收入阶层。实际上社会中等收入阶层做大之后就是财富,它们是经济可持续增长最有效的制度保证。”郑永年对工会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广东职工大讲堂由广东省总工会与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

        总策划:黄业斌  莫高义 陈宗文  张东明

        总指挥:王垂林  郭泽宇

        统  筹:郭亦乐  宋善斌  古文清

        执  行:谢思佳  姚文军  黄应来    洪晓玲  张迪

      (编辑: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