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女孩自幼做家务干农活帮奶奶撑起一个家

25.07.2014  11:22


在这个贫寒的家庭里,奶奶是子媚最牵挂的人。(罗静 摄)

  ●本报记者  曾秋玲

  兴宁市黄陂镇岗背樟坑村南坑的叶子媚,是个懂事而坚强的孩子。她今年15岁,两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3岁时母亲改嫁。从此,子媚和两岁的弟弟、1岁的妹妹由爷爷奶奶抚养,全家主要靠低保金维持生活。8年前爷爷去世后,年过古稀的奶奶成了全家的主心骨。作为三姐弟中的老大,子媚很小就开始学做家务,长大一点就跟着奶奶干农活,默默地帮奶奶撑起一个家。

  子媚家在山脚下,是一座单层水泥房,约40平方米,简陋得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奶奶说,子媚是她最得力的帮手,洗碗、扫地、洗衣、煮饭、捡柴、浇菜……多数活儿是子媚做的。前年8月份,奶奶不幸摔断腿住院半个月,出院后又在家卧床养伤3个月。那段时间,子媚除了要精心服侍好奶奶,给奶奶烧水洗澡、煲药喂药、端饭送水、半夜起床扶奶奶去厕所外,还要把以前奶奶负责的不少活儿接过来自己干。奶奶伤愈后,她仍争着干这些活儿,为的是让奶奶好好保重身体。

  “她学习十分自觉、勤奋,整个小学阶段成绩都居全班前列。”子媚曾就读的时新小学校长雷达龙告诉记者,子媚家距离学校约4公里,因此她中午在学校吃饭。吃完午饭,子媚就把上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完。下午放学途中,她还常常捡柴带回家。每当有同学聚在一起谈父母、论吃穿时,她就会悄悄闪开。让雷达龙印象深刻的是子媚对奶奶的一片孝心。有一次下午快放学时,天下起了雨,子媚让他帮忙打电话托人转告奶奶不用送雨具来,“她担心路远、泥泞,奶奶会跌倒。”

  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中考刚结束,子媚就开始整理行囊,准备去东莞打暑期工。现在,子媚在东莞某电子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她隔三差五就打电话回家,询问奶奶的身体状况。电话中,她告诉记者,出门在外有些不习惯,放心不下奶奶和弟弟妹妹。子媚的奶奶抹着泪说,进厂没几天,孩子就说习惯了,叫大家不用担心她,还说她在外没法帮奶奶抛秧了,要奶奶保重身体,别太劳累。

  记者了解到,因车间太热,子媚经常吃不下饭,进厂后又瘦了几斤。谈起以后的打算,子媚说,她希望奶奶能够健康长寿,希望弟弟妹妹学习进步,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上学,掌握一技之长,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让全家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