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更需要“互联网+”

10.08.2015  12:23

在手机上,以“停车场”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软件和应用得到结果607个。数量不少,但其中一大部分是以“停车场”为名字的手机游戏,还有一小部分是汽车工具类软件,真正满足需求的寥寥无几。

这些寥寥无几的软件又存在各种缺点,没有易用性可言。比如,稍微偏远的地方便没有推荐停车场,误差大到找不到目的地。使用这些软件找车位的效率,要明显低于传统的用眼方式。

不同于“专车”,停车场“互联网+”化,不是“烧钱”就能解决问题,中间涉及太多的利益方。以小区停车位为例,物管同意,业主不一定同意;物管和业主都同意,具体负责执行的保安和收费员,不见得同意;所有环节都打通,给小区停车位装上监控系统,又需经过有关部门同意。

“停车+地铁”是车天下推荐的出行方式,但这种环保省钱的出行模式正在遭遇停车位紧缺的挑战。广州三号线厦滘、汉溪、洛溪等地铁站的停车场,周一到周五天天爆满,上午八点后便挂出“车位已满”的指示牌。车主有两种选择,一是冒着抄牌风险,停在路边;二是直接开车上班。许多车主选择第一种,造成地铁口附近车满为患。

解决停产难最有效手段还是增加停车位数量,但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停车位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矛盾依然尖锐地存在。限牌能有效抑制汽车保有量,却不能控制马路上行驶汽车数量的野蛮生长。买辆外地车,在广州使用,是不少广州市民选择。

“专车”泛滥,某种程度上,停车难要负起一定责任。前段时间,广州大范围整治路边乱停车,对停车摘牌的违法行为,不惜动用拖车的手段。但站在车主角度上,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周边停车位不是没有便是太贵,承受不起。

汽车长长产业链中,“停车”是最需要互联网化的领域,潜力巨大。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一线和二线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0万辆,一辆车每年停车费以3000元计算。静态测算,理论产值超过1500亿元。这一数字目前还停留在纸面上,只有打通各个环节,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怎么打通环节?不管愿意承认与否,“互联网+”企业最适合扮演这种角色,至少他们并不缺钱,而且有很好的创意。(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