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成两会热词 政协委员建议建立体停车场

11.01.2017  20:42

昨天,市中心广场上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车位紧张 (记者 陈栋 摄)

东莞时间网讯 1月9日下午的分组讨论,因为参会委员多引起酒店停车位紧张,多名委员迟到,引起了大家“吐槽”。

“我是14时05分到会场门口的,但半个小时都没进来。”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副教授达蕃钦说,不少委员都在找车位,最后开到会展中心步行过来。因此,他特别关注是否有委员也提了相关的提案。达蕃钦说:“再这么堵下去,就会像有些城市那样发展成‘死城’,大家都不敢开车上路了。”对于公交配套,他也抱怨,自己曾出门去万江,在家门口等了50分钟才等到16路,“希望东莞能在社会管理、 经济 建设方面有所提升”。

而近期南城出台的高价停车费问题,市政协委员、广东盛世商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辉荣在1月9日下午的讨论现场直言“收费太高,市民顶不顺”。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多,外出吃饭要考虑有没有地方停车,出去逛街也要考虑停车收费问题。一些公共区域如医院、办证大厅等场所,停车难更加明显。购买汽车方便了很多家庭,但是随之而来的配套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如何愉快地开车出门,多名市政协委员提出建议,为改变这一现象支招。

现状

餐饮集中区停车位缺口大

据了解,继2011年6月30日东莞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不到5年的时间,2016年5月20日,东莞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东莞是全省第三个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也是全国第16个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

家住南城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东莞城区并没有很多车,停车位自然也不用愁。现在车辆巨增根本不敢随意开车,一开车就要考虑该将车停在哪?车位成为了“香饽饽”。

“每逢周末或是饭点时间,开车去市区餐饮集中路段和购物路段,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停车位。”李先生是有车一族,有车代步方便之余也有着“停车难”的烦恼。“我前天晚上在万江尼罗河附近饮食街吃饭,到了后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空余停车位,哪怕刚好有空余的停车位,也有多辆车为抢一个停车位,而导致停周边道路拥堵。最后明明提前了半小时到饭馆却因为停车难而迟到。”

为了缓解停车难,近期南城街道办出台相关政策,在部分区域实行智能收费政策。停车超过3小时收费50元,记者在新政后走访发现,以南城银丰路受影响最为明显,商家表示生意受到影响较大。“停个车吃饭,收费50元少吃两道菜了。”市民张先生抱怨。

小区车位紧张  公共场所停车难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仅餐饮集中区车位缺口大,一些早期建筑的小区停车位同样严重不足。南城江南第一城保安黄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入住已接近几万人,每一户家庭一到两部车,目前停车位已经严重不足,不少住户将车停在了小区周边,但由于没有规划的停车位,很容易被抄牌。”

记者调查发现,从空间分布来看,大型商场、餐饮 娱乐 、医院 银行 、小区等周边都属于停车困难区域;就时间上分析,早高峰时间段在学校及农贸市场周边,中午和傍晚在餐饮、商业中心、居民小区,车多停车位少问题都比较明显。

市政协委员  郑金伙

地面面积小要向立体空间发展

市政协委员郑金伙 (记者 陈栋 摄)

市政协委员郑金伙今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的建议》,对于停车难的问题,他提出了多项意见。

原有配建标准低,停车“历史欠账”问题突出

提案提到,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等相关政策文件。对此,东莞市也高度重视停车难问题,2016年6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我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分工》,并提出17项工作要点和明确了责任单位、配合单位。

“根据我们初步调研,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症结主要有:原有配建标准低,停车‘历史欠账’问题突出;停车用地难以保障,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缺乏政策扶持,导致公共停车场建设难以推进。”郑金伙说。

建议

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停车设施建设是涉及城市综合交通和土地开发的一个系统工程,建议迅速编制东莞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郑金伙说,完成这个规划,要以服务百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目的,以多部门参与为机制,在摸清现状、科学预判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经济、人口、面积、道路状况、功能分区、车辆拥有量等因素,建管并举。

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还需要加快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发展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从源头上调控停车需求;系统、科学的完善城区公共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做好用地管控,分区域科学选址,合理提高城市建筑物配建标准,加强对停车泊位建设的刚性约束,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停车设施增量增效。

加快城区停车设施建设

他认为,现在城市中心以及老城区的停车难问题很突出,东莞应适当放宽城市中心区和老城区资源,挖潜停车规划。

“可以对城市中心区既有小区和边角地块资源实行停车场的插建、补建、平改立,在对周边建筑无影响的前提下,不计入建筑密度,不纳入容积率计算。”郑金伙认为,这也涉及到一些硬性规定的问题,他建议停车库用地与原规划用地性质按照《建设用地可兼容性表》办理,不再进行规划设计条件的变更、确认。同时,结合停车场建设,加快引进医疗、 健康 、养老、教育、 金融 等新型业态,引导推动现有 旅游 、零售、餐饮、酒店等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入驻人口结构,为老城区注入活力。

吸引社会资本建智能立体停车场

在地面有限的平面上停放更多的汽车,立体停车是缓解城市停车难题的有效途径。

建议明确立体停车场在土地取得方式、税收、奖补、产权和经营期限等优惠政策,尤其是地下立体机械停车场可以考虑大幅减免土地出让金和给予产权等优惠;其次,科学选择立体车库设备,淘汰落后低端的机械车库,大力发展用户体验性好,安全性、稳定性好的先进智能立体车库。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停车资源的科学统筹和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提高现有泊位周转率。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出台土地、税收、金融、奖补、产权和经营期限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郑金伙说,可以采取PPP、BOT等多种模式,形成多元化的 投资 机制。完善停车设施“商业配套”政策。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前提下,放宽车辆清洗、美容等附属商业面积标准。

停车问题涉及发改、规划、国土、城管、住建、交通、消防等部门,多头管理,行政效能受到影响,建议成立市政府领导挂帅的停车协调领导小组,按照“统一指导、属地推动、因地制宜、协商确定”的工作原则,建立多方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分工职责,建立协调会商机制。严格按照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统一路内收费标准和方式,在停车率低的路外停车场周围200米内坚决取缔路内临时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