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运津法治疗糖尿病

25.02.2016  11:34
突破了传统中医认为消渴病“阴虚燥热”的病机观点及养阴清热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消渴病的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而引起的水谷津液输布与利用过程中的紊乱及不平衡姿态,治疗重在健脾助运,益气养阴,输津达脾,为胃行其津液,洒陈五脏六腑,充养四肢百骸。

勤加锻炼,预防糖尿病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 。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决定于其并发症的严重性,主要的并发症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大类,应加强预防。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甚多,如依据主要临床症状可选择如上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中消:清胃泻火,益气育阴;下消:阴虚者,滋阴固肾;阴阳俱虚者温阳益肾等诸多治法。笔者这里介绍健脾运津法。

  ,突破了传统中医认为消渴病“阴虚燥热”的病机观点及养阴清热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消渴病的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而引起的水谷津液输布与利用过程中的紊乱及不平衡姿态,治疗重在健脾助运,益气养阴,输津达脾,为胃行其津液,洒陈五脏六腑,充养四肢百骸。

  其方药是:边条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8克、熟地10克、淮山30克、北芪30克、杞子10克、花粉20克、葛根20克、五味10克、复盆子10克、知母10克、芡实20克; 水煎服。

  病情较重一天一剂,连服十剂后,待空腹血糖下降情况再调整,必要时应中西结合治疗。该方有三个特色:健脾运津,理论独特,受体增多,治疗彻底,降糖持久,疗效显著。

  糖尿病治疗同时,在预防方面,也应引起注意。老年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出现典型糖尿病症状、分娩过巨大(4公斤以上)婴儿的妇女等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应注意做到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如糖尿病人尽量不饮酒;不宜吃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冰淇淋、糖果、果酱、蜂蜜、糕点等;不宜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脂、蛋黄、煎炸食品;适宜多吃纤维食物(粗粮、豆和蔬菜),延缓血糖和血脂升高。勿忘降脂治疗;加强足部护理;牢记防治糖尿病“三法宝”,即饮食方法、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

  (蕉岭县中医医院中西结合副主任医师 黄洪坤)

  健脾运津法治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