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贷款小广告 储户被骗4.55万
南都讯 记者韩成良 通讯员黎谢荣 网银“资金归集”功能因方便快捷免手续费,受到网银用户青睐。但也有不法分子利用该功能,设置陷阱诱骗储户上当,最终转走存款。去年东莞一市民因此被骗走4.55万元。事后储户状告银行,但因主要责任在自身,最终只获赔三成。
填信息时已授权他人查询账户
东莞市民谭全(化名)需资金周转,看到可贷款的短信广告后,就联系到发信息方许某。2013年3月9日,许某要求谭全提供银行账号等资料,并要求其填写一张有个人信息和网银密码的表格。因贷款心切,这一切谭全都通过网银或网上完成。
在告诉对方密码前,谭全将网银内的4万多元转出以确保安全。经过系列操作后,许某称要过两天才能办理贷款。谭全又将网银密码更改,将4万多元钱转回账户中。当天傍晚6点多,他收到短信,显示网银账户给许某转了4.55万元。谭全报警。
谭全回忆称,他在填写信息时收到银行短信,提示其已授权许某通过该银行网银查询谭全账户的余额及明细。
谭全打银行客服询问,工作人员称根据短信内容,“许某”只是被授权查询谭全的账户信息,但不能交易。但谭全还是谨慎地将4万多元转走,转回来前更改了网银密码。对于被转走的4.55万元,谭全认为是银行的责任,告上法院。
银行被判赔偿三成损失
法院分析称,应是谭在电脑上插上U盾登录网银填写“表格”和信息时,进入了对方设计的与“资金归集”有关的操作。
法院审理后认为,谭全轻信来历不明的广告短信,听从对方引导进行网银操作,存在重大疏忽,应对损失负有主要责任。涉案银行未尽到合理解释、提示和告知义务,负有次要责任。一审判涉案银行承担三成赔偿责任。双方不服,提起上诉,日前市中级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风险提示
“资金归集”转钱不用密码
何为“资金归集”?多位银行工作人员举例称,A、B是夫妻,A有一张建行卡,B有一张工行卡,两卡都开通网银,通过网银设置“资金归集”的时间或额度,如让A卡内每月只留1000元,那么只要A卡内超出1000元的款项,都会自动按协议归集到B账户内。银行工作人员称,达成“资金归集”协议后,被归集账户等于是归集账户的一个“子账户”,改密码也无法阻止账户内资金被归集,除非取消协议。(南都记者 韩成良)